因地制宜用点拨

因地制宜用点拨

ID:24342330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因地制宜用点拨  _第1页
因地制宜用点拨  _第2页
因地制宜用点拨  _第3页
资源描述:

《因地制宜用点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因地制宜用点拨近几年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层出不穷,教法争奇斗艳。最近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又被炒得沸沸扬扬。就蔡老师的点拨法来说,它确实好:一是它着眼于中国汉语言的规律与特点的把握与研究,反对机械的识记,主张从汉字的形、音、义等方面举隅推导,举一反三,力戒传统语文教学那种逐字逐句讲解的模式,十分强调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范文的意趣、情趣和文气等;二是它立足于中国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三是它完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等。另外我还认真学习了一些点拨教学法教案实录。如蔡澄清的“《

2、孔乙己》点拨教学设计”,胡寅初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肖家芸的“《故都的秋》教学实录”等。并且我用“《故都的秋》教学实录”进行了一次实验,但结果发觉我失败了。原因何在?原来是我硬搬了他人的点拨教学法,而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没有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总而言之,是没有“因地制宜”运用点拨教学法造成的。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把点拨教学法慢慢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慢慢接受,逐步养成老师点问题、点关键,学生紧跟思考、讨论,老师拨疑难、排障碍,学生从中得“真经”的好习惯。现将我的一些尝试浅

3、述如下:一.在点拨中肯定成绩,鼓励进步,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毕竟是学生,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只要他们有一丁点成绩,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情绪就明显高涨。记得一次讲练习题时,有一道改语病的题目“鸟类的迁徙,往往是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我先是点拨他们做此类题目的切入口,就是通过读句子,从语感中找出病句的症结。同学们听说后都忙着读句子,紧接着一位同学举手说:“鸟类的迁徙,往往是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引起。”很不错,这位同学通过读一下就找到了病句的症结所在,看来他很善于动脑筋,不过我们

4、再读读这个句子,看是不是就通顺了。其他同学听到我表扬了这位同学,问题又没有完全解决,于是都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大声说:“把‘受到’一词改为‘由于’或‘因为’。”肯定成绩,鼓励进步,这办法真灵,不仅把点拨教学渗透了进去,还把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以后再有提问,就不怕下面“静场”了。二.把关键问题留给学生我们的学生目前还不适应每篇课文都全文点拨,也就是说教师要主讲一部分。但在主讲时,我常把关键问题留给学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领会要旨。记得在给同学们讲《窦娥冤》时,先叫同学们看这段文字:“(正旦再

5、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接着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节选部分我们可以看出,窦娥有温驯善良的一面——平日孝顺婆婆,临刑前不愿走前街,怕婆婆见了伤心;她也有反抗的一面——对天地鬼神的指斥、控诉以及虽死也要把冤伸的誓愿,而这“亢旱三年”的誓愿岂不是让百姓遭罪?这与她善良的一面有矛盾吗?同学们很感兴趣,立即讨论起来。几分钟后,一个同学回答说:“楚州亢旱三年,百姓遭罪是事实,但怨不得窦娥,贪官污吏是百姓遭罪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这与窦娥善良的

6、一面没有矛盾。”“那我们看看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到表示这方面内容的句子。”同学们又找了一找,回答说有,就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接着班长补充说:“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更能使百姓痛恨官府,激起百姓起来反对官府,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亢旱三年”使文章内容得以升华,显示其社会意义。至此,这个问题已迎刃而解了。三.放手让学生们登台亮相讲诗歌诗歌内容主要靠体会,教师通过备课,往往有许多心得,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像老师备课、走上讲台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去感受呢?于是我就把我的想法告

7、诉了同学们,让他们自己查资料、备课,然后粉墨登场,讲给大家听。并且我还告诉同学们学习诗歌的关键是诵读,还要把握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同学们听后既感新鲜,又感紧张,紧张的是自己可能有些内容讲不好,“教态”不自然,可能会出洋相……紧张归紧张,大家还是积极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去了,等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始了老师旁听,学生主讲,教师再总结,点拨关键词句的活动,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最后,有的诗歌篇章,同学们按照我的指点备课后就直接说了。看,这种方法既省力,学生们又乐在其中有所得。四.竞赛学习文言文竞赛学习文言文,怎

8、么竞赛?一是比诵读。文言文产生的时代距今太远,不论内容还是形式与现代文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妨碍我们的领悟理解。怎么办?——诵读,个人比诵读,小组比诵读,全班齐诵读。精品文言文如《六国论》、《过秦论》等要求在诵读基础上比背诵。通过这一系列的诵读,获得感性认识;通过诵读,让学生带着读出来的问题去听讲,然后以听讲又促诵读。二是比翻译。文言文语言比较艰深隐晦,虽然通过诵读,使学生获得了一些感性知识,但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文仍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译文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