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

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

ID:24295232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_第1页
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_第2页
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_第3页
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_第4页
资源描述:

《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关键词】表皮癣菌属基因型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实验室技术和方法[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arapid,reliablemethodtodistinguishmonspeciesofdermatophytes.MethodsRandomamplificationofpolymorphicDNA(RAPD)andasimplerepetitiveoligonucleotide(GACA)4plifytheDNAofTrichophytonrubrum(n=18),Trichop

2、hytonmentagrophyte(n=12),Epidermophytonfloccosum(n=8)andMicrosporumgypseum(n=6)ResultsTheDNAofallthestrainsofdermatophytesplifiedsuccessfully,producingspeciesspecificprofiles.ConclusionTherandomamplificationofpolymorphicDNAforidentificationofmonspeciesofdermatophytesi

3、sastable,promptandsensitivemethod.ConclusionEpidermophyton;genotype;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technique;laboratorytechnicsandprocedures.[KEYg2+),0.5μLdNTPs(10mmol/L),2U的TaqDNA聚合酶,2μL合成引物(10μmol/L),2μLMgCl2(25mmol/L)。反应条件:起始变性94℃5min;变性94℃1min,退火47℃1min,延伸72℃1min,37

4、个循环;延伸72℃6min。产物于20g/L琼脂糖凝胶电泳(4.5V/cm)1.5h,紫外线灯下照相观察。2结果从电泳凝胶上可观察到,4种菌株均得到有效扩增,不同种皮肤癣菌产生具有不同特征的电泳带型。其中红色毛癣菌的主要扩增条带有4条,大小分别约590、530、480、350bp,特征主条带为590、350bp;须癣毛癣菌主要扩增条带有7条,大小约690、590、540、500、450、390、350bp,特征主条带为690、590、500bp共3条;絮状表皮癣菌主要扩增条带有4条,大小约590、390、350、210bp,特征主

5、条带为350、210bp;石膏样小孢子菌主要扩增条带有5条,大小约590、490、350、310、250bp,特征主条带为490、310、250bp共3条。相同菌种的DNA主要带型一致:18株红色毛癣菌带型一致,未见种内差异;12株须癣毛癣菌带型一致,未见种内差异;8株絮状表皮癣菌带型一致,未见种内差异;6株石膏样小孢子菌带型一致,未见种内差异(图1)。3讨论RAPD分析是一种利用随机合成的单个寡核苷酸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靶细胞DNA,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分析DNA片段大小和数量多态性,从而比较靶基因差异的技术。该方法操作简便

6、、迅速,便于大规模使用,已陆续用于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的鉴定、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MEYER等[3]用寡核苷酸重复序刊(GACA)4、(GTG)及M13中心序列(5′GAGGGTGGCGGTTCT3′)等3种引物作为RAPD的随机单引物,对42株新生隐球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APD具有高度重复性,且在种、变种和单个菌株水平上存在差异。LOUDON等[4]报道,RAPD对曲霉菌鉴定和分型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上对皮肤癣菌传统鉴别主要依据培养菌形态、生理、生化等方法。但在分离培养过程中,皮肤癣菌受培养基类型、pH值、培养温度等

7、因素的影响容易失去典型的表型特性而难以鉴别[6]。例如,红色毛癣菌的菌落产红现象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失去产红能力后菌落形态与须癣毛癣菌极为相似,某些表型的红色毛癣菌菌株也会使尿素琼脂培养基变色;而须癣毛癣菌某些菌株产生色素后也酷似红色毛癣菌。这些现象可能造成检验时间延长甚至引起误检。而我们采用的RAPD方法是以皮肤癣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后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且该方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重复性良好,是形态学鉴定方法的一个有力补充。随着检验科室设备的不断更新,技术人员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该项技术一定会在临床

8、逐步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