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ID:24293963

大小:5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140颗缺损牙)前牙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70颗),观察组给予光固化树脂修复,对照组给予自凝塑料进行修复,分析两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2.9%,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64.3°/。,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疗效DOI:10.14163/j.cnki.11-5547八.2015.19.085前牙缺损是牙科常见疾

2、病类型,主要是因为外伤、氟斑牙、龋齿、四环素染色以及牙釉质发育不全等因素引起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因操作简便、价格理想及应用价值高等优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较大[1]。为研宄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86例前牙缺损患者为研宄对象,现将其相关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12月本院收治的前牙缺损患者86例(共140颗缺损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70颗)。观察组男25例(41颗),女18例(29颗),最小年龄15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37.4±7

3、.3)岁;其中上前牙缺损44颗,下前牙缺损26颗。对照组男24例(40颗),女19例(30颗),最小年龄14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37.5±7.9)岁;其中上前牙缺损46颗,下前牙缺损24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缺损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牙体缺损部位常规处理,主要包括牙体清洁以及牙面菌斑清洁等,并完全清除患者缺损部软性附着物。对于因龋病至损的患者需将龋坏牙体组织清除;对于接近牙髓腔的患者,需给予根管治疗。对照组使用自凝塑料进行修复,根

4、据患者具体情况制作成品塑料牙面并试戴,随后将边缘多余部分进行磨改,使之符合暂时冠解剖学结构,最后进行抛光粘固即可。观察组使用光固化树脂进行修复,先对牙体进行酸蚀处理,使用浓度为30%的磷酸在牙釉质表面涂抹,对于较大缺损患者需避免对牙髓造成刺激,防止出现医源性牙髓炎;磨除氟斑牙以及死髓牙表面层,酸蚀时间为2min,对于死髓牙其酸蚀时间可延长为5min。酸蚀理想后彻底冲洗牙体残留磷酸液,进行隔湿与风干。随后在牙体表面适当涂抹粘接剂,卤钨灯光照射20〜40s。光照结束后,使用光固化树脂进行修复,前牙外形成形后

5、,可再对牙体照射20〜40s。固化后需对牙体进行磨光、调颂,防止创伤造成修复体出现脱落现象。1.3疗效评定标准[2,3]修复体边缘未出现裂缝现象,且无部分牙体缺损,修复体无脱落及松动,未发生继发龋,根尖组织以及染色正常,可视为治疗成功;修复体边缘有明显缺损及裂缝现象,修复体有部分缺损及松弛、脱落,出现继发龋,根尖组织异常,咬合功能异常,可视为治疗失败。并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统计患者1年临床满意度,分为满意及不满意两项指标。修复体未出现松动、脱落、变色等现象,美观度及舒适度理想,可视为满意,反之则为不满意

6、。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米用x2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