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

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

ID:24200134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_第1页
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_第2页
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赵彦(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313100)【摘要】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健康宣教。对6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局部感染5例,导管外移3例,穿刺部位肿胀明显5例,导管堵塞3例。结论:加强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自我护理,可降低带管出院所发生的并发症发生,提高PICC的有效使用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关键词】PICC;带管出院;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2-0057-02PICCcomplicationsinpatie

2、ntsdischargedwithatubeCauseAnalysisandHealthEducation【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ausesofhealtheducationandcareofpatientsdischargedwithatubePICCcomplications.60casesofpatientsdischargedwithatubePICCdatawereanalyzed.ResultsLocalinfectionin5casesof60patients,thecatheterrelocationofthreecase

3、s,thepuncturesiteswellingsignificantlyfivecases,threecasesofcatheterblockage.Conclusionsstrengthenhealtheducationofdischargedpatientsandguidetheirself-care,canreducethecomplicationsthatoccurwithatubedischargeoccurs,increasetheeffectiveutilizationofthePICC,alleviatethesufferingofpatients.【Keyword

4、s]PICC;Dischargedwithatube;Healtheducation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InsertCentralCatheters,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1],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2】。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留置吋间长、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且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所限等优点,置管后的护理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导管放置吋间的长短和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对于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带管出院的护理问题。1.对象和方法1.1调査对象笔者采用0的抽样的方法,

5、选取2010年1月一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60例。纳入标准为:①住院行PICC置管后带管出院的患者;②患者为首次行PICC置管术,并且未接受过正规的PICC专科知识健康教育;③年龄:18〜65周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为:①昏迷、意识障碍的病人;②有精神疾患、交流沟通障碍的病人。③不愿参加调查的患者。1.2调查方法使用自制院外PICC维护调查表,患者每次到门诊换药室维护吋填写表格。调查内容为患者姓名、住址、来院频率,患者认为影响艽来院换药的因素奋无在其他医院或诊所维护换药吋插管处的皮情况管道是否通畅贴膜冇无侧吋郧乏其他片发症等,还包括对门诊流程护士技术不朗及务的满

6、意程度等都入调查范围[3】。2.并发症患者带管出院后发生穿刺部位肿胀明显5例;导管外移3例,外移长度为1〜3cm,经重新拍X光片确定导管仍位于上腔静脉内,继续使用至治疗结束;局部感染3例,其中1例较严重,表现为局部冇较多脓性分泌物,无合并全身感染,导管堵塞3例,表现为冲管压力大。3.原因分析及护理健康教育3.1穿刺部位肿胀明显原因主要是因为未定期换药及发生异常情况未及吋来院换药。置管后定期换药(4〜7天1次),及时检查创U情况,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患者出院后通过无菌透明贴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静脉炎。根据病人情况,及吋更换敷贴,特别是当病人出汗较多吋,宣教及时来院更换时采用适当的敷贴

7、,透明贴不粘或被污染吋应及吋更换。3.2导管外移导管固定不牢固,更换贴膜时方法不正确,过度牵拉导管,主要是由于病人肢体频繁活动,患者缺乏自我保护导管方面的知识。指导病人休息与活动,穿刺侧肢体勿频繁活动,妥善固定导管。定期检查导管,记录好外留导管的位置与长度,发现异常情况及吋采取措施。3.3局部感炎原因病人体质、免疫力等个体差异。对导管材质过敏,置管初期术肢剧烈运动导致导管与血管壁产生机械摩擦、感染等。敷料不透气,穿刺部位皮肤潮湿。指导患者定期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