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观察

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观察

ID:24177809

大小:48.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观察姜山(解放军第206医院康复理疗科吉林通化134001)【中图分类号】R76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125-02【摘要】目的比较微波并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治疗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活血化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微波辐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6.66%,优于对照组的78.33%。结论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突

2、聋优于单纯性药物治疗。【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微波高压氧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祌经性听力损失,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2天内从轻度听力减退发展至严重的耳聋。每年的发病率为5/10万〜20/10万,多为单耳患病,双耳同时患病者0.2%〜2%,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单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祌经营养药物疗均达不到满意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微波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6年9月〜2011

3、年12月在木科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将病人按治疗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4〜73岁;其中左耳聋32例,右耳聋26例,双耳聋2例;病程4〜20天不等。治疗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16〜69岁;其中左耳聋28例,右耳聋31例,双耳聋1例;病程3〜24天不等。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祌经、活血化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微波治疗,采用天津产GW-92-C型微波治疗仪,波长为

4、12.25cm,频率为2450MHz,采用小圆柱状辐射头垂直辐射患耳,距离5cm,输出功率为8-10W,每次辐射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然后进行高压氧治疗,用空气将舱内压力加至0.20MPa,面罩吸纯氧时间为60min,分2次,每次30min,中间休息5min,再减压出舱,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3疗效标准2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疗效分级:痊愈一250〜4000Hz各频道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一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

5、高30dB以上;有效一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一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1.4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2组样本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2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2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奋效无效治疗组602(3.33)96.66对照组6013(21.66)78.33痊愈显效总有效率(%)14(23.33)21(35.00)23(38.33)8(13.33)19(31.66)20(33.3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o3、讨论

6、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冇关[2]:(1)血液循环障碍;(2)病毒感染;(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代谢障碍;(5)膜迷路积水破裂;(6)免疫因素。苏中血液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是主要因素。供应内耳的动脉主要来自基底动脉的前下动脉分出的迷路动脉(即内耳动脉),该动脉受星状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控制。基底动脉则来自椎动脉,椎-基底动脉是终末动脉,进入迷路后无侧支循环,内耳动脉在到达耳蜗及前庭器官之前都冇一段极度扭曲,或螺旋状的行径。故,当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系统有病变吋或其他原因(可能与情绪波

7、动、过度劳累、内分泌紊乱、过敏及气候环境的突然变化、病毒感染等)引起交感神经、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致内耳血流障碍、小动脉痉挛、血管内凝集及血栓形成使血流供应受阻从而导致内耳组织水肿、缺血、缺氧、代谢紊乱,终致听觉功能突然丧失。血液粘稠度是决定血液阻力的因素之一,是衡量血液流变学的一项综合指标。正常人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体积的95%,是影响血黏度的最重要因素,影响红细胞膜弹性,促进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血流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内耳缺氧细胞变性,出现听力障碍。病毒进入血管后可使血管内血细胞凝聚或形成血管内膜炎,还可引起毛细血

8、管内皮肿胀及一种高凝状态,其结果为小血管内血栓形成。由于内耳动脉为单一的末梢动脉,无侧支循环,上述几种状况及因素均可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耳聋。因此,解除内耳组织缺血缺氧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关键。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