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分析

ID:24152031

大小:6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分析_第1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分析_第2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分析_第3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分刘风先(河北省枣强县人民医院053100)【屮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23-01【摘要】R的探讨经鉍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0例患者的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经治疗后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好转,病人无并发症出现。讨论:经鉍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关键词】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效果浅表性膀胱肿瘤是指从TaGl至T1

2、G3所有肿瘤,包括Tis原位癌在内。在新发膀胱癌屮约75%到85%为浅表性膀胱癌。若不进一步治疗会约有70%有可能复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原因现在尚有争议,而他的复发却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在膀胱癌复发屮的所用和意义对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远期预后的估计有一定帮助。1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一2012年1月共收治丫3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考,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约在32岁一70岁,平均53.2岁。所有患者均有无痛肉眼血尿,经CT和B超检查均为浅表性膀胱肿瘤;单个膀胱肿瘤18例,多个膀胱肿瘤12例,肿瘤直径约

3、为0.7—3.6cm不等。2方法2.1治疗方法:在进行膀胱肿瘤电切术之前,先对膀胱肿瘤的分期和分级以及肿瘤周围膀胱粘膜的情况进行Y解,在插电切镜之前,先插一鉍道金属探子,明确尿道的管径够大。向尿道内注入润滑剂如甘油或橄榄油,将电切镜的外鞘及其镜芯插入膀胱,拔除镜芯,换置手术镜。用30°成角窥镜从各个角度观察、熟悉肿瘤的特点。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是否为乳头状、带蒂、或广基和实体以及根据其位置切除,小而有蒂乳头状瘤,1cm直径者,经膀胱电灼和经膀胱电切均易将其破坏。电切吋膀胱需以冲洗液充满,冲洗液应能从距膀胱lm的高度畅流,应不含电解质,以免

4、导电损伤膀胱,并使电刀在实际使用吋失去灵敏性。常用的冲洗液为4%葡萄糖溶液、甘露醇、山梨醇或1.1%甘氨酸。将电切镜的电切襻置于肿瘤之后,电切不仅切除基底部,还应包括基底部周围的一圈正常组织,电切不必太深,电切襻应刮到下面肌层的表面,然后仔细观察电切区的切缘,并进一步切除残余肿瘤。先找到肿瘤的一侧,可见肿瘤绒毛悬垂于正常膀胱粘膜之上。将电切镜的电切襻置于绒毛之后,然后朝术者的方向电切,显露蒂一侧。当蒂被切得较细吋,肿瘤漂摆;当蒂被切断吋,肿瘤漂离视野。电凝肌层的动脉出血,不应电凝绒毛中的出血,这种出血,很难找到,而其蒂部的电凝可切断这种出血的来源

5、。检查蒂的切缘,用反手的电切手法,即将电切襻向术者的相反方面推动,切除残余肿瘤,但切忌切得过深。电凝由肌层而来的动脉出血。然后继续电切,直到肌层显露平坦基底为止。至于几乎填满膀胱的大乳头状瘤,只要未浸润肌层,可分次将其完全切除,但不能从蒂部开始。肿瘤较多而散在分布者,亦可分次电切,一般经2〜3次手术,基本能全部切除。3结果经过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缓解,无一例患者出现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吋间约在lOmin—40min,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一一1年随访,冇3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复发,经二次手术

6、后,对患者再次进行随访,患者无复发。4讨论膀胱肿瘤目前位居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首位。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全程无痛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血尿轻吋可表现为镜下血尿。膀胱癌患者以尿频、尿急为首发表现,可能为原位癌刺激膀胱所致。若奋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极冇可能为晚期症状。凡属冇血尿的患者都应排除膀胱癌的可能。首先应进行尿常规检查,必要吋用尿红细胞相位检查以鉴别内科性或外科性血尿。超声检查可以对泌尿系进行筛查,CT检查可对泌尿系的尿路上皮肿瘤做更细致的判断。膀胱镜检查一般放在所冇检查的最后,在镜下可对膀胱肿瘤的大小、位置、

7、浸润深度等有大致的判断,并可以取活检病理检查以指导治疗。在对患者诊断膀胱癌的同时,一定要进行上尿路的评估,原因为上尿路的上皮同样为尿路上皮,很有可能同时发生肿瘤。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按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分为非肌层浸润和肌层浸润。非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Ta-Tl期),应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前估计浸润超过基底膜者,电切标本必须包括基层[1],对分化差的移行细胞癌及鱗癌、腺癌均较容易发生膀胱壁内血管、淋巴管浸润或转移,局部治疗不以应用电切除治疗[2]。正常情况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后的第1日可去除导尿管,第2日可出

8、院,血块积存和尿外渗为主要并发症。术中应注意:1尿道狭窄,遇到尿道狭窄吋,如仍考虑电切治疗,可行会阴部外尿道切开术。外尿道切开术,像耻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