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

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

ID:24144693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_第1页
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_第2页
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郭赞梅(湖北省阳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435200)【摘要】目的通过对痰标木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分析,评价二种方法的差异性,了解阳新县疾控中心细菌学实验室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方法的质量控制情况,及影响阳性检岀率因素。方法痰标木直接涂片经抗酸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法;痰分离培养法。结果痰分离培养阳性率32.1%,直接涂片法阳性率11.5%,二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有差异(P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分离培养法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二种方法能够相互印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关键词】

2、结核分枝杆菌痰标木涂片镜检培养阳性率【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72-01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通过细菌学检查诊断传染性肺结核是全面督导化疗策略(DOTS)和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确诊结核病选择治疗方案,考核疗效的主要依据[1]。结核病细菌学常规检查主要有直接涂片法和分离培养法。现将2013年1-12月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与培养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来源2013年因症来阳新疾病控制中心结防科就诊的252例肺结核患者。1.2标木按照《

3、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指南》[2]要求采集,每个病人三份痰标木,清晨痰,夜间痰,即时痰;其中选择质量好的二份痰标木作分离培养。1.3仪器与试剂H木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珠海W索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抗酸染液及酸性罗氏培养基。1.4方法采用痰标本进行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涂片、染色、镜检及结果判定均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进行。痰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查,采用4%NaOH为前处理液的碱处理方法,吸取2ml痰标本至带螺旋盖的前处理管中,视样本性状,加入1〜2倍体积4%氢氧化钠前处理液,置涡旋振荡器上振荡30〜60s至标本

4、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5mine前处理完成后,以无菌吸管吸取前处理液0.1ml,均匀接种在2支酸性罗氏培养基斜面上。保持斜面水平向上37°C培养24h后,直立放置37°C继续培养。分枝杆菌培养报告方式见《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1.结果252例肺结核患者痰直接涂片镜检,检出分枝杆菌阳性29例,阳性率11.5%(29/252);分离培养法检出81例阳性患者,阳性率32.1%(81/252)。其中,涂阳(涂片阳性)培阴(培养阴性)3例,涂阳培阴率10.3%(3/29);涂阳培阳26例,涂阳培阳率89.6%(26/29);涂明培阳55例,涂阴培阳

5、率24.6%(55/223);分离培污染率3.1%(16/504)。痰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法。2.讨论结核病细菌学常规检査方法主要有直接涂片和分离培养法;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简便,经济,快捷为特点;但敏感性差,影响因素多,阳性检出率低;标本的质量及留痰吋间,均对其阳性检出率有影响[3】;痰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敏感性高、检出结果准确,检出率高于涂片检查,0前是结核病细菌学检查的金标准,特别是对于涂片阴性的可疑肺结核就诊者的检查尤为重要,可以发现涂阴培阳的菌阳肺结核患者。从252例肺结核患者的涂片与培养结果可以看出,涂片的阳性检出率1

6、1.5%比相关文献报导的要低,而分离培养阳性率32.1%与相关报导的相符。经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影响涂片阳性检出率结果的因素奋:患者的痰标本质量不高,以粘液痰为主;患者多数来自农村因症就诊,没按“指南”要求按吋间留取痰标本;痰涂片制作的质量也影响阳性率,尤其是痰标本不合格使分枝杆菌含量少而漏检。因此临床医生应耐心的指导患者留取合格的痰标本;另外加强痰检人员的枝术培训,严格按“指南”要求做好痰涂片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我们的涂片阳性率。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实验室检査结果可靠,准确的必要环节。参考文献[1]李常教.946例结核患者痰直接镜检结果分析⑴.中

7、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08):1941-1943.[2]卫生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S].[3】宋凯.咳痰时间、痰标本性状与涂片抗酸杆菌检出关系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8,30:414-4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