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1068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优化教学过程 提升学生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素养: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效益已成为人们起来越关心的问题。文章从灵活运用教材,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重视实际操作和学法指导,重视迁移规律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过程;提升素养 :B505:A:1002-7661(2011)12-143-01 近年来,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效益已成为人们起来越关心的问题。笔者针对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认识规律,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思考今天的教学效益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灵活
2、运用教材不照本宣科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根据教材教,学生根据教材学,在实际过程中,我主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不生搬教材。例如,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我试着从5的口诀起,然后把2、3、4的口诀合并教,6、7、8、9的口诀让学生自己去编制,这样调整的好处是扩大了学习的余地,增加了学习的智力成份,提高了对学习口诀必要性的认识。 二、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小学数学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同一个班级学习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感到学有余力,有
3、的学生则感到难以消化。因此,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因材施教,把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恰当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实际教学时,要注重从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出发,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的广度、深度和进度,提出适当的要求,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例如,在学生练习时,我采用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少安排几道基本题,多安排几道稍有变化的练习题;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多做几道基本题,并适当给以个别指导。课堂提问时,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有回答问题、表达意见的机会。但对能力强的学生多让他们回答稍微难的问题,以充分发展他们的智力,而
4、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多让他们回答简单的基本问题,使他们也掌握数学的基本内容,并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视实际操作和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实施愉快教学。传统的教学,基本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难以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引向所需学习的内容,同时又易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疲劳,而学具操作介入课堂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的爱动、好奇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求。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教学,例题是275,本来学生在准备题272的基础上也能口算出来,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个位上7
5、和5相加满十,在十位上进一。操作时我让学生每人先摆27根小棒,让学生说出怎样摆的?学生答:“摆两捆零7根。”再摆5根,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我看到学生把5根放在7根里,眼前出现的都是2捆和12根单根,这样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于是又启发谈话:“你把27和5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只能让人先看到两捆(20根),那些单根的需要再挨个数一数才能知道275是多少根?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摆才能清楚地看到一共是多少?话音刚落,就有同学举手说会摆啦!我请他发言,他说:“从5根里拿3根和7根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我又问:“为什么捆成一捆?”他答道:“3和7得10,够10根
6、就可以捆一捆,把它和2捆放在一起,是3捆,还有2根,一共是32根。”这个学生回答得如此完整。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启发,接着其他同学也马上摆好,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了新知识,明白了口算进位加法的算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笔算进位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已成为目前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习方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一生受益。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关于继承传统的好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要随着教学目的
7、、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变化,研究和创造更好的教学方法,以便不断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四、重视迁移规律的运用 学习新知识是以旧知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善于运用迁移规律走好“导”课这一步。教师该如何教,自然是“百人百法”,不拘一格,在迁移、转化工作上下功夫,层层设问,纵深掘进,能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结论自当留在教学实践中去证明。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种索然无味的“讲一例,练一题”或由教师讲解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受学生欢迎的。鲁迅先生说过:“四进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过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
8、般大,也只能在初看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作一首《桃之夭夭》的。”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