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07319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刺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候群。临床症状以颈、肩、臂、手的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该病往往因受寒、劳累、损伤而发病,发病率为1.7%~17.6%[1],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40~60岁的人群,近年来,随着该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病因及发病机制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祖国医学称为“痹证”、“眩晕”、“颈肩痛”
2、等,中医古典医籍中早有所记载(《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痹论》)。2治疗概况21内治法211辨证分型潘之清等[2]将本病分为风寒湿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和虚寒型,分别采用羌活胜湿汤、身痛逐瘀汤、芍药甘草汤和黄芪桂枝五味汤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王国栋等[3]运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活络效灵丹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有效率100%;姚源璋等[4]运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痹证的方法治疗40例,治愈率625%,有效率达100
3、%;都仁斌[5]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本病48例,治愈率229%,有效率达100%;易成生[6]芷麻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4例,总有效率992%;胡一鸣[7]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58例患者,总有效率97%。212专方专药林菊香等以自行研制的通塞脉片为基础用于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82%;方德利[8]根据临床症状,认为“肝肾亏虚、气血瘀滞”乃本病的病机,自拟骨痹汤治疗本病58例,有效率达955%;刘依来[9]应用自制颈椎舒胶囊治疗本病100例,有效率达950%;张军等[10]应用中药颈椎Ⅰ号治疗本
4、病,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颈复康治疗。22外治法221针灸治疗陈粉扣等[11]采用雀啄刺法、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岑玉文等[12]通过取颈夹脊穴、百会、风池辅以阿是穴、肩井治疗15例,有效率为100%;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等[13]提出了“法用三通,通为其本”,运用毫针、火针、拔罐等法治疗本病133例,治愈率为842%,有效率为100%。张圣良等[14]提出项九针疗法治疗54例,取穴多位于或接近督脉、太阳、少阳诸经,治愈率为556%,有效率100%;董洪英等[15]运用导师刘公望的独创经验针刺
5、四天穴治疗本病46例,治愈率为284%,有效率达935%;陈敬君[16]应用“一穴三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2例,有效率为9634%。龚丹[17]针刺病变部位的夹脊穴配合“纳络取穴法”取值时经和对称经上的络穴治疗以及董建[18]针刺外关穴配合患者缓慢旋转头颈部等治疗方法临床均取得了良好疗效。222推拿疗法黄海澄[19]认为使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目的是旨在调整脊柱功能单位的力线分布,建立新的、正确的内外平衡,他应用卧式动态牵引手法治疗本病,安全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任鸿[20]将疾病分为炎性
6、水肿期、缺水期、功能恢复期三个阶段,并采用不同手法治疗,以尽早达到“肌肉、韧带、骨”的稳定性;付宇强[21]以放松手法配合提端、推顶、侧扳及解困放松法治疗78例本病患者,有效率达90%以上;彭玉初[22]采用颈牵正骨治疗96例患者,总有效率968%;周红海[23]运用调整骨关节、椎体的手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223针刀疗法张秀芬等[24]在针刀基础上,采用三部神经定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224其他疗法谢衡辉等[25]采用新砭石疗法治疗30例患者,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33%;黄烟
7、辉等[26]运用澳式手法治疗,亦取得较好疗效;段西峰等[27]应用自制中药枕治疗200例患者,有效率为96%。23综合治疗李仁[28]应用雾化疗法加手法治疗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愈率846%,有效率938%;张盛之[29]应用挑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总有效率达100%;罗道珊等[30]采用寻骨风注射液穴位注射并配合艾灸选取夹脊穴治疗,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王树年[31]采用针灸、电针加牵引治疗318例患者,总有效率965%;卓雄珍等[32]观察中药离子导入配合刮穴法治疗、董荣
8、龙[33]采用芍药木瓜汤配合耳穴按摩治疗、朱恩[34]以推拿为主配合牵引及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取得一定疗效。3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医古籍中已经有丰富的记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治疗手段多样,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不断挖掘新方法,进一步规范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随着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对其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