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69711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摘要:目的:探讨推拿和牵引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采用中医推拿和牵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推拿和牵引每天进行1次,1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然后观察治疗效果,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75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5例,该疗法总有效率为93.3%o结论:推拿和牵引相结合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牵引疗效【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
2、08-1879(2012)10-0031-02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总称[1],是临床上常见的一型颈椎病,它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以男性居多。其发病过程缓慢,颈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可向肩部、前臂及手指放射,同时可有上肢无力和手麻、疼痛,严重时甚至无法入睡。而根性痛是神经型颈椎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疼痛局限在某一特定区域,颈椎旋转、侧屈、后伸可使其疼痛加剧。所以,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目前,随着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脑使用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
3、攀升,据统计,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60%,而且仍有继续上升及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2]。探讨该病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极为必要,笔者用推拿、牵引等疗法相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资料选自2010年3月-2011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其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38-67岁,平均51.5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7个月;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颈痛及颈椎僵硬或活动受限等。1.2诊断标准。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第二届颈椎病会议所制定的神
4、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即为:①患者颈椎存在先天性畸形或受过损伤,颈椎存在退化性的病变;②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且多长期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③患者上肢存在放射性疼痛,且随颈部后伸而加重,对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的刺激反应减弱且腱反射存在异常,同时有肌萎缩和肌力衰弱现象;④臂从神经牵拉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呈阳性;⑤椎体及钩椎关节均明显有增生现象,且椎间隙、孔变窄(X光可见);⑥通过CT检查可发现椎体后赘生物和神经根管变窄。以上75例患者均符合该诊断标准,同时还排除了脊髓压迫、颈椎骨折等非神经根型颈椎病。1.3治疗方法。1.3.1推拿方法。①在颈肩部施
5、以滚法、拿法、揉法和在颈椎两侧施以弹拨法等手法,由轻到重,直接作用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从而使颈部肌肉松弛,解除肌痉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②以按、压、点等手法,点按肩井、风池、风府、天宗、颈部压痛点等穴位,以穴位产生“酸、胀、麻”得气为度。1.3.2牵引方法。采用颈部斜扳法,即患者采取仰卧姿势,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后颈,另一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巾紧面颊,采取协作的方式,先将患者头部牵引并渐屈向健侧、后屈向患侧,当最大程度的搬至患侧后,两手向相反方向同时用力扳动,有时可听到关节弹响,拇指也可触到关节复位的弹跳感。2临床疗效标准其疗效标准[4]主要包括以下
6、四个方面:①痊愈:临床主要症状如颈痛、上肢疼痛及麻木、颈部活动受限等消失,不影响患者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改善,但过度劳累易引起病情反复发作;③有效:临床主要症状部分好转,患者能基本生活自理,但不能连续劳动;④无效: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改善。其中,痊愈、显效和有效均归于有效范畴。3结果经过推拿及牵引治疗,7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5例,该疗法总有效率为93.3%,疗效显著。4体会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筋骨不坚、外邪侵袭等病因所致。在其病因中,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展
7、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另外长期的劳损和外感风寒等原因,诱发或加重刺激了颈部神经,引起一系列症状。颈部推拿能够松弛颈部有关肌肉和韧带,改善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恢复颈椎的外平衡,颈部斜扳法能调整部分小关节功能紊乱,通过颈部肌肉韧带的拉伸,扩大椎间孔,可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可以提髙手法效果。本文研究中通过采用推拿及牵引相结合的疗法,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张峰•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5):371[2]张乾军•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及其治疗进展[J]•中医研究,2005,18(9):54-
8、56[3]孙宇,陆琪宏•第二届颈椎病专业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