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一)

期末总复习(一)

ID:24097017

大小:2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期末总复习(一)_第1页
期末总复习(一)_第2页
期末总复习(一)_第3页
资源描述:

《期末总复习(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总复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含量最多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A.海水是盐类一氯化镁B.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气体一氟氯烃C.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氧D.地壳组成的元素——氧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2~4题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A.④和⑤B.①和⑥C.①和④D.③和⑥3.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A.①和②B.③和④C.⑤和⑥D.①和⑤4.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

2、能形成新的岩浆5.下列各组岩石中,按成因属同一类型的是:(  )A.砾岩、大理岩、板岩B.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C.砂岩、石灰岩、页岩D.板岩、花岗岩、大理岩6.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D.背斜是储藏石油的良好构造7.下列地形区的形成与断层有关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B.长江三角洲C.渭河平原D.黄土高原8.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

3、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动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9.如果岩石的组成物质是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可推知岩石的沉积环境是()A.湿润的湖沼地区B.繁茂的热带森林地区C.暖热的广阔的浅海环境D.寒冷的高纬海区10.按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地形不是由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撞形成的是()A.南美安第斯山脉B.欧洲阿尔卑斯山脉C.日本列岛D.美国西海岸落基山脉11.有关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同纬度海区水温一定相同B.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读海陆分布示意图,若阴影部分

4、为陆地,据图判断12—13题。C.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于寒流流经海区水温D.寒流流经海区水温高于暖流流经海区水温12.①②③④四地点海面盐度比较:()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④>③13.①②③④四地点海面等温线情况:(   )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C.③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D.④处等温线向北凸出14.北纬60度海域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南半球盐度低的原因主要是:()A.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的差异B.洋流的差异C.河川径流量的差异D.极地冰川影响的差异15.下列属于西风

5、驱动形成风海流的是:()A.北赤道暖流B.秘鲁寒流C.北太平洋暖流D.日本暖流16.一艘海轮从伦敦出发,按最短路线航行至新加坡港。当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时,海轮的航行情况是()A.先顺航,再逆航   B.先逆航,再顺航C.顺航、逆航再顺航 D.逆航、顺航再逆航17.世界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①表层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②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④沿海人类活动排放大理的有机盐类,有利于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8.右面四幅洋流示意图中,属于北半球

6、中高纬度环流的是:(  )19.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和地下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20.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岸的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两岸的潜水经常得到河水的补给C.两岸的潜水与河水互补 D.两岸的潜水与河水不能互补21.关于水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不断更新B.水循环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进行了能量交换C.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基本、最

7、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D.水循环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不管人类如何使用,水资源不会枯竭22.有关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的正确叙述有:()A.莲是反映干旱环境的指示植物B.骆驼刺多生长在酸性土壤中C.矮牵牛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污染指示植物D.旗型树冠是定向风常年吹拂的结果23.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C.人类活动D.生物24.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是:()A.地貌B.气候C.植物D.土壤25.土壤的本质属性是()A.具有孔隙,能够渗透水和空气B.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C.具有有机质的合成与

8、分解过程D.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指示作用26.为了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所采用的措施是:()A.引水灌溉B.跨流域调水C.植树造林D.修建水库27.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主要体现森林()环境效益A.吸烟除尘,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降低噪声,美化环境28.我国北方自东向西的自然景观是: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属于()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