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46801
大小:215.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八上期末总复习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上期末总复习(一)一、选择题:1.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的局部图,它反映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黄海大战C.武昌起义D.南昌起义2.下列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A.主张师夷长技B.反对闭关自守C.抗击外来侵略D.加强中央集权3.近代史上,中国被西方列强割占的第一块地方是A.澳门B.香港地区C.香港岛D.台湾岛4.一位老者收藏有四张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其中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A.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举行宴会C.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进行操练5.“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A.鸦片输入给
2、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官场腐败C.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现状D.《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的现实6.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①支持正常贸易②反对鸦片走私③反对开放口岸④维护民族利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一把近代列强侵华大事年代尺示意图,“?”(问号)处没有完成。请根据图示帮他们完成正确选项A.中法战争B.鸦片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8.右图是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的警世钟,其警世意义缘自l70年前在此地订立《南京条约》。出自
3、该条约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割台湾给日本C.赔款白银4.5亿两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9.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右图反映的历史场景距今已有多少年?A.155年B.110年C.159年D.150年511.下面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你认为他最可能学习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1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所描写的是右图所示人物的功
4、绩,他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1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
5、——北京”。这一年是A.1840年B.1856年C.1900年D.1931年16.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上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D.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17.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18.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
6、线最准确的概括是A.西方侵华史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历史D.中国人民探索史19.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下企业中,属于洋务派为实现“求富”目的而举办的民用工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上述口号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A.爱国B.进步C.民主D.科学2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A.领导工人运动B.建立民主共和国C.打败日本帝国主义D.建设新中国21.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
7、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南京!南京!》②《南昌起义》③《西安事变》④《挺进中原》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22.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②邓世昌血染黄海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权主义B.民主主义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