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

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

ID:24072330

大小:8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_第1页
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_第2页
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_第3页
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张涛唐艳(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湖北老河口441800)【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241-02【摘要】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消银颗粒口服治疗,60例单用氨肽素片口服治疗。4周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83.3%.显著高于消银颗粒组58.3%和单用氨肽素片50%。结论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关键词】消银颗粒氨肽素片寻常型银屑病银屑病属于一种常见

2、的难治愈、易复发的红斑鱗屑性皮肤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都没有发现理想的特效药物,而且许多丙药治疗副作用较多[1,2]。我们科室从2001年4月至2010年2月期间使用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的180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对比观察,疗效很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总井1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为我们科2001年4月至2010年2月期间的门诊病人,其中男113例,女67例。年龄9岁一84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半年一36年,平均6.2年;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最低大于10%。180例患者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门诊常规体查无明显心、肝、肾等疾病及免疫功能缺陷者。有其他用药史的所有患者均要求至少停用

3、药物两周后开始治疗。2治疗方法180例患者随即分3组,每组60人,治疗组每日口服消银颗粒(陕丙康惠制药有限公司,批号Z20000019),3.5g/次,3次/H,同时U服氨肽素片(大治三宝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5H14022791)l.Og/次(五片),3次/日.消银颗粒组口服消银颗粒3.5g/次,3次/曰。氨肽素片组口服氨肽素片l.Og/次,3次/H。4周一个疗程。总疗程不超过24周。3观察方法治疗4周后开始每周观察1次,对皮损面积、斑块肥厚、红斑、鳞屑及各种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评分、记录,按4级评分记录,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疗效判断临床疗效根据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

4、疗效指数)分为痊愈、显效、冇效、无效四级[3]。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90%〉疗效指数〉60%,;有效:60%〉疗效指数〉20%;无效:疗效指数<20%;总冇效率:(痊愈数+显效数)/治疗数*100%。5治疗结果3组180例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大部分患者皮损奋减轻,4-24周后,以治疗组疗效最显著,平均起效吋间4周。氨肽素片组平均起效吋间12周,消银颗粒组平均起效吋间14周。24周后疗效情况见表:表1三种方法治疗银屑病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6022286483.3%4周氨肽素片组601

5、020201050%12周消银颗粒组608271358.3%14周6副作用在180例银屑病患者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奋少量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微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等情况,详见下表:表2三种方法治疗银屑病常见副作用比较组别U干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治疗组612140氨肽素组0422消银颗粒组981007讨论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常见的难治愈、易复发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通常认为与遗传、细菌、病毒感染等自身免疫、变态反应、内分泌障碍等因素有关,B前治疗方法很多,但无特效药物及方法。而且很多西药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中医认为血热是银屑病发生的主要根源[4】。

6、消银颗粒属于纯中药方剂,方中的金银花、苦参、防风、白鲜皮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当归、红花活血化瘀;生地、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养血润燥、袪风止痒的功效。以及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表皮细胞增殖等作用[5】。适用于血热风燥和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尤其对点滴状和钱币状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较佳。但起效较慢。氨肽素是从动物脏器提取的活性肽物质,氨肽素片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减低血液粘度,维持人体正常蛋白质的代谢及各种微量元素平衡。奋效调节人体表皮、角膜细胞增殖与分化,从而减缓活消除症状。临床观察对比证明,两药连用用疗效较好,无明显副

7、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10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008-1024.[2】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512-525.[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135.[4】安家丰,张凡,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69-170.[3]路又璐,秦建中.17味中药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