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例临床体会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例临床体会

ID:24057339

大小:68.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例临床体会_第1页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例临床体会_第2页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例临床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例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例临床体会贺艳阳焦庆芳崔丙周周武涛王傅(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450002)【中图分类号】R745.U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5-0005-01【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处理原发性三叉祌经痛的疗效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疗经过及疗效,总结经验。结果31例患者术后28例治愈,2例显效,1例有效,术后随访完成随访21例,随访时间6-36月,无疼痛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祌经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关键词】三叉神

2、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三叉祌经痛(idiopathictrigeminalneuralgia,ITN)是面部三叉祌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osition,MVD)?浩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成熟有效的手术方法[1】。我科于2007.10-2011.6应用MVD处理ITN患者31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患者共31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年龄32-68岁,平均51.6岁,发病病程4个月-15年,平均2.6年

3、,单侧下颌支疼痛25例,其中左侧11例,右侧14例。单侧上颌支合并下颌支疼痛6例,木组无三支全部受累患者,无双侧同时受累患者,无眼支受累患者。所有患者疼痛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28例患者曾服用卡马丙平治疗,疗效渐差;5例患者曾行半月神经节局部封闭或射频治疗,均未能治愈。1.2影像学检查木组患者入院后进一步行三叉祌经核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扫描(magneticresonancetomographicangiography,MRTA),其中30例发现有责任血管与面神经紧密相关,1例未发现明确血管接触。所有患者未发现局部占位病变。1

4、.3手术方法选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侧卧位,乳突后取直切口约6cm,幵颅后探查桥小脑角区,寻找压迫三叉神经根的责任血管,松解血管及神经根之间的蛛网膜,修整Teflon棉闭放置于面神经、脑干和血管之间,其中5例冋弹力度较大的血管应用悬吊法进行处理。术毕彻底止血,严密缝合硬膜,放冋骨瓣并妥善固定,术后正规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2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均发现有明确的责任血管存在,其中小脑上动脉25例,小脑前下动脉5例,基底旁动脉1例,血管与神经的关系与术前检査基本一致。术后28例疼痛即消失,占90.4%;2例(6.4%)显效,疼痛明显好转,

5、偶有轻度疼痛,可耐受;1例(3.2%)仍需少量服药维持治疗,总奋效率100%。术后1例(3.2%)出现暂吋性患侧面部麻木,1例(3.2%)冇少许小脑挫伤,无明显相关症状。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病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完成随访病例21例,随访吋间6-36月,无复发病例。3讨论3.1手术体位及手术入路手术体位的摆放要使颈部有适当的伸展,头部下垂15°,并向患侧旋转10°-20°,以使患侧乳突位于最高位。骨窗的位置向上要达到横窦下缘,外侧尽可能向外接近乙状窦,暴露横窦的外侧段及其与乙状窦的连接部分[1】。良好的

6、骨窗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小脑的牵拉,避免小脑半球的挫伤,同吋也减轻了神经根的牵拉程度,减少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的风险。3.2责任血管的处理S前研究表明在三叉神经入脑干之前存在入脑干区(rootentryzone,REZ),责任血管多位于此区域,文献表明TN的责任血管多为小脑上动脉及其分支,约占70%以上,其次是小脑前下动脉,约di5%左右,另外静脉血管压迫和血管畸形等也是较常见的原因[2】。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可大致分为接触、压迫、粘连包绕、贯穿4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类型较为常见[3]。常用的处理方式冇局部垫片减压法、套圈减压法、悬

7、ffr法等。垫片减压法和套式减压法是0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的手术方法,也奋不少学者应用悬吊法处理责任血管[4】,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科近来也试用悬吊法对责任血管进行处理,疗效满意。3.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术侧面部麻木,可以为暂吋性或长期存在,以及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等。导致面部麻木的主要原因为术中对脑干及神经根进行过度的牵拉。术中对神经根的轴向拉力易造成神经损伤而导致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开颅吋骨窗未能达到理想的界限也会增加对小脑和神经根的牵拉,容易造成小脑半球的挫伤和神经根症状[5

8、】,术中应予以注意。参考文献[1]姜晓峰,傅先明,汪业汉,等.经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125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11):648-651.[2】吕学明,袁绍纪,张荣伟,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技术要点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