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0803(上传版)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0803(上传版)

ID:24047868

大小:7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2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0803(上传版)_第1页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0803(上传版)_第2页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0803(上传版)_第3页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0803(上传版)_第4页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0803(上传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0803(上传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申报材料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方案)华北电力大学2010年8月2日13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是指具有行业背景和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这些大学以较高的效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与技术,成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拥有创新型人才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已经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核心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以能源电力学科为鲜明特

2、色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积聚五十多年办学历史与经验,凝练出“大电力”学科体系。学校以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为核心理念,以育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创新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贡献。一、改革事项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把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作为大学的首要功能与根本使命,全面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实施“3+1校企联合订单

3、式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硕士1+1培养模式”、“国际合作2+2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更好更快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二、改革基础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事会共同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的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学校始终关注国际能源电力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和我国能源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

4、动能源电力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13面向国家能源电力发展需求,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学校构建了“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大电力学科体系。从2002年开始,在火力发电、电力系统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新建了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专业,组建了我国第一家可再生能源学院,实现了传统学科体系的转型。近年来,学校勇于承担国家战略赋予学校的使命和任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学校积极参与国家能源电力领域重大的科技创新,为企业提供最紧缺的人才,发挥行业特色型大学应有的作用和优

5、势,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组成了华北电力大学校董会,2003年11月,教育部与校董会签署协议共建华北电力大学。学校充分利用校董会平台,建成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110多个,在一批能源电力领域的研究院和设计院等单位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3个。我校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指导思想是:“体现能源电力特色,密切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应用创新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电力生产、输送、分配主战场。三、改革目标面对全

6、球化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急迫要求,创新教育认识要深化,教学培养模式要改革,管理评价机制要更新,唯有不断深入推进教育创新,自觉坚持实践创新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一)在培养理念上,要不断加深对创新人才特点、内涵的认识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其培养过程应该是集思想教育、目标导引、动机激励、兴趣培养、人格完善、方法指导、能力训练等为一体的高级复合过程。在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系不能割裂,夯实基础与激励创新并不矛盾,传授式教学与研究

7、式教学不应对立,关键是要鼓励学生破除对书本和教师的盲从和迷信,鼓励其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质疑、标新立异,把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13(二)在培养主体上,要重视发挥高水平教师和高素质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与学之间的高效互动,创设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研究活动之间的多重通道,拉近高水平师资与优秀学生思维活动之间的距离。组织高水平师资为优秀生开设研讨课,将反映学科前沿的核心内容和高新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将成才动机强烈、能适应大阅读量、大讨论量、大写作量的学生组织到研讨课程中来,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学生的充分参与、师生的热烈互动,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