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分析

ID:24030813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心凉血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5.3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及使用胰岛素等基础治疗,将FBG控制在6.0

2、mmol/L以下,2hPG在10.0mmol/L以下,并将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采用甲钴胺500μg肌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心凉血汤口服。黄连8g、丹皮12g、炒栀子10g、赤芍10g、淡竹叶6g、丹参15g、白僵蚕10g、蝉衣6g、生甘草6g,阴虚口渴甚者,加花粉15g、玉竹10g;湿热重者,加黄柏8g、冬葵子10g;高血压者加夏枯草30g、决明子15g;蛋白尿者加金缨子15g、炒芡实15g。水煎200mL,分2次早晚餐后口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 

3、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自觉症状、体征及神经反射情况、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1.4疗效判定[3]显效:血糖平稳,感觉、痛觉障碍消失,腱反射明显改善或基本恢复,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血糖平稳,感觉、痛觉障碍减轻,腱反射有好转,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无效:感觉、痛觉障碍无改善,腱反射无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

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4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5.3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为4%-80%,病程长者和

5、糖尿病控制差者特别容易发病[4]。临床上以远侧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且下肢多于上肢,常可累及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主要表现为呈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往往从远端逐渐上行,患者出现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疼痛则呈刺痛、灼痛、钻凿痛,有时剧疼如截肢感,昼轻夜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可通过其甲基化基团参与体内甲基化转移作用,刺激神经组织内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索结构蛋白的输送正常化及轴索的再生,从而修复损伤的神经纤维,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对DPN引起的疼

6、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有一定疗效[5]。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消瘅”范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之变证。消渴之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迁延日久,阴损及气,致五脏俱虚。心为君主之官,首当其冲。心阴不足心阳内盛,气机不能布达于表则出现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等一系列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概括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而采用清心凉血汤为主方治疗,方中黄连、炒栀子清心热,丹皮、赤芍、丹参凉血活血,白僵蚕、蝉衣、淡竹叶通络达表,生甘草清心而调和诸药。全方立意明晰,简明扼要,直取

7、病机之要,故能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5.3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总体效果明显好于纯西药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