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预防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的护理观察

早产儿预防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的护理观察

ID:24028381

大小:70.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早产儿预防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的护理观察_第1页
早产儿预防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的护理观察_第2页
早产儿预防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的护理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早产儿预防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的护理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产儿预防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的护理观察宋晓萍焦艳冬杨帆刘宏武海英(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163453)【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50-02【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式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对2012年1月至12月收住院的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40例,釆用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病例均于生后12h内气管内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果两组药物外喷、脱管、感染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结论实验组操作方法简单,给药方便,并发症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早产儿,特别是胎龄<32周的早产儿,由于肺脏发育未成熟,易于生后6-8h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而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其基木病因是早产儿肺结构不成熟、肺泡II型细胞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早产儿在出生后12h内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能有效的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正确的给药方法和护理是一个关键环节,木研究通过对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效果观察,探讨最好的给

3、药方式和操作技巧。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对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的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4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在胎龄、出生体重、给药时间、病情程度(胸部X线分级)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材料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意大利凯丙制药公司),5毫升注射器,灭菌手套,复苏气囊,吸痰管,生理盐水,4〜5号胃管,头皮针,气管插管。1.3方法两组患儿均于生后12h内气管内给予PS(固尔苏),首次给药100〜200mg/kg。在心电监护下将患儿置于辐射台保暖,摆好体位,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经气管插管吸干浄

4、气道内分泌物,复苏囊正压给氧。实验组:用5ml注射器抽吸PS,接上5号半头皮针,消毒气管插管,在接近口腔处插入管内,使针头斜面紧靠管壁后推注药液,均匀缓慢沿管壁流下,边注射,边用复苏囊正压通气给氧,无需改变体位。对照组:连接4〜5号鼻胃管送至气管分叉处,分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3个体位各1/3剂量。每次给药时间为6s,每次给药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5mino最后抽取1ml空气将连接管内的药液全部注入气管内。两组用药后均给予拍背促进药液弥散进入肺泡。1.4统计学分析釆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

5、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组患儿在注入药物吋各种并发症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2组患儿注药过程中并发症比较3护理要点3.1给药前准备3.1.1PS通常在4〜8°C冰箱内贮存,使用前先逐渐温化至37°C。将药物置于手心温热,使其温度达到周围环境温度,轻轻摇动药瓶。3.1.2试验组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取预热好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后,接头皮针备用,对照组选取4〜5号无菌鼻胃管,用无菌剪刀剪至与气管插管相等的长度,并与注射器连接好备用。3.2给药时的护理给药过程以复苏囊纯氧加压给氧,

6、严密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及血饱和度变化,注药完毕准确记录给药吋间。3.3给药后的护理3.3.1呼吸管理注药后6h尽可能避免吸痰,除非冇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症状。3.3.2监测生命体征。3.3.3体位••护理给药后6h内患儿予仰卧头高脚低位,注药6h后可每2〜4h变换体位1次。变换体位有利于肺循环和肺扩张,减少皮肤压疮。4讨论NRDS是早产儿的一种常见病、危重病,由于肺泡II型上皮细胞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闲难为主要表现[1】。早产儿由于PS不足或缺乏,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萎陷,肺顺应性降低,导致C02潴留,抑制PS合

7、成。早期预防用药可冇效降低NRDS的发生[2]。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价格比较昂贵,2组患儿大多给药1次,仅2例患儿给药2次,要保证药物剂量准确进入患儿体内,正确的给药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护理的关键环节。对照组的PS注入方法在注药过程增加了合并症的发生率。本文的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注入PS的方法是将药物沿管壁缓慢流下,不影响患儿的呼吸,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物的浪费,操作方法简单,给药方便,保证了用药尽可能完全被患儿所利用。同吋无需来冋更换患儿体位,故不容易脱管,从而降低颅内出血的危险性。合并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陈超

8、.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1):651-652.[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