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1944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人教版高二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人教版高二必修)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人教版高二必修) 语文课到底怎样教?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满堂灌,40分钟我从头讲到尾,要求学生专心听、仔细记。我拿出浑身解数力争把课讲得生动、精彩,把学生吸引住。因为我们常说某位语文教师课“讲”得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他是一位好老师。我当然想做好教师,所以我就抓住40分钟,拿出十八般武艺表演。但无论我怎样尽力表演学生的语文水平仍然原地徘徊。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语文人均成绩总是少得可怜。后来我就想——舆论上也在呼唤: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学要启发学生思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动
2、起来。这样我的课堂教学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满堂问”,或者说是问和讲的综合。面对一篇课文,我找出重点、难点、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组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阅读解决,这样,课堂上我问学生答,45分钟里全是讲和问的综合。这样的课堂师生双边活动。轰轰烈烈.热热闹闸.但其结果仍然是少得可怜的人均成绩,实在令人心寒。 语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带着这个疑问我订阅了河南的《语文学习园地》;借阅了首都师大的《中学语文教学》和陕师大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翻阅了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著。从中我看到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的疑问而且是整个语文学界的问题。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其一,不论是
3、满堂精彩纷呈地灌还是绞尽脑汁地启发提问,学生的思维在40分钟里始终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想老师所想,急老师所急,始终逃不脱老师的思维定势,也就形不成自己的思维和思想,而不论那一学科的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和形成学生独立的思维和思想。语文本来就是多义的,同一首诗,不同阅历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理解,我们正好可以利用文学作品这样的多义性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是说,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角度也可以是不同的。鲁迅谈到《红楼梦》的阅读不是说过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东西来吗?对文章的解读本来就是多元解读、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
4、林黛玉、贾宝玉。而这每个“一千个”都是合情合理的,都是一种创造,都应该得到肯定。因此,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选文都应该让学生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体味和理解。不应该以老师从头至尾的分析,诱导来替代学生的理解。这样的替代是对学生思维的扼杀,其结果是培养了一届又一届没有思想,不会思维.缺少个性,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人。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也是同一腔调的重复。其二,目前,我们教某一课的目的大都是为了教会这篇课文的全部,或者说分析好这篇课文的方方面面,这样40分钟当然会占地满满当当。殊不知文章是作者个性、才华、情感和思想的个性化表现,每篇课文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说一篇课
5、文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精品,教师只能站在精品前指点,以帮助学生去欣赏和品评。我们大可不必用分析的手术刀,用统一的模式把一篇篇充满活力与灵性的文章残酷地肢解了,切碎了,再组合成若干个知识点的拼盘强行灌注给学生,更不该把教参上的分析和答案全盘倾倒给学生,以一人的分析代替了全班学生的不同分析和感悟,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鉴于以上认识,我在课堂上仅仅是把课文的个性特征指点给学生,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去欣赏、去感受、去体味,去创造性地理解甚或模仿。这就是我课堂教学的第三阶段即无作为的课堂教学。我示意我的无作为逼迫学生去作为,即自我朗读背诵,自我感悟。 语文课本中有的课文
6、意境优美,节奏感强.语言文字琅琅上口,在课堂上对这类课文我尽量少讲或不讲,留出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去体会语言美、节奏姜、意境美;让学生先背过原文,然后再慢慢反刍、消化和模仿,时时从中受到陶冶感染。现代散文中如朱自清的《绿》、《荷塘月色》,李乐微的《我的空中楼阁》,茅盾的《风景谈》等;古文中《师说》、《石钟山记》、《劝学》、《六国论》、《病梅馆记》、《(指南录〉后序》《荆轲刺秦王》以及古体诗词,现代诗歌,还有其它课文中优美的句段等。这样的课文有的课后要求背,有的不要求背,对此我一律要求背。起初学生不理解,认为不好背,我就背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语文学习不记忆,
7、不熟读成诵,不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就不可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除过要求背的课文外,有好多文章同样富于文彩,如《古都的秋》、《幼学纪事》、《依依惜别的深情》《天山景物记》、《为了忘却的记念》、《内蒙访古》等,这类课文篇蝠过长,不好背,我就要求学生朗诵。第一课时就字词、篇章方面给予点拔,就精彩处读给学生听,让学生由欣赏到爱上这篇课文。第二课时则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课堂上有组织地朗诵,早读自由朗诵,偶尔兴之所至,则指一名学生示范朗诵。别以为“读”是容易的事,事实上好多学生站上讲台紧张地发抖,声调都变了,甚或声音低得让人听不见,像这样的朗读水平能适应了什么。可这样的水平正是我
8、们目前的语文教学所造成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