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03525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初探教育的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探教育的本质[]本文通过对教育本质论争的由来以及各个流派在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出发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育的本质问题。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教育的本质问题不能用一两句话就说得清楚,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关键词]教育教育本质论争 []G40[]A[]1009-5349(2011)10-0071-01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
2、,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 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在苏联开展。1950年斯大林发表专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认为语言是没有阶级属性的,它是中性的,不为哪个阶级所共有,它具有工具性,从此展开对教育本质的讨论。 其中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分别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生
3、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辩。这两派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四个问题上:教育是否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否是直接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 观点二,“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之辩。这两派的观点主要是: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既包括生产力还包括上层建筑两个方面,而双重属性说则认为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各个方面均有联系,它包括生产性、社会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 观点三,“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之辩。社会实践活动说是
4、以社会实践活动开始的,特殊范畴说则认为社会实践活动说是对教育外部职能的解释,提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特殊的社会范畴。 观点四,“培养人说”与“传递说”之辩。培养人说的研究者认为教育的特殊性就是培养人,代表人物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在上海成立育才中学。而传递说则大体上与前者一致,提出培养与教育是同义语,是词语的反复,提出传递更接近人的本质。 观点五:“生产实践说”,既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实践说也被认为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即种的繁衍。 二、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 正确地
5、确定教育本质就必须抓住教育这一本质现象内在的社会矛盾结构,从教育与外部的联系入手考察教育的本质问题,而且我们认为探讨教育本质的路不止一条,但教育本质却只有一个。 (一)教育归属反映教育本质 教育是不是生产力,或是不是上层建筑在于说明教育是否具有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的职能和特征,或具有和生产力一样的职能和特征,都是想回答什么是教育的本质问题。特别是曾存在过古代文明社会的教育基本上是上层建筑,它和政治、宗教、伦理一样,同是政治统治的工具。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曾存在过把现代教育的多种属性和多种职能简单地认
6、为和古代文明社会的教育一样,教育和政治、宗教、伦理一起,都被视为政治统治的工具,都被视为上层建筑这样一个历史背景。 (二)教育职能也反映教育本质 在讨论教育本质问题时,人们曾讨论过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的关系,讨论过教育被其他社会部门所制约并为之服务的问题。有人把教育的这种职能和特性分别叫做教育的政治职能或教育的政治性、教育的生产职能或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商品性、教育的科技性等等。有人认为这讨论的是教育的社会职能,而不是教育的本质。 (三)教育概念更反映教育本质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即反映该事物
7、和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教育概念应该反映教育的本质,即反映教育和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我们认为教育是教师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即掌握这些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一般说来,这个概念可以把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区分开来,同时也揭示出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联系。 (四)全部教育学原理都在讨论教育本质 全部教育学,特别是教育学原理或教育哲学,都在从不同角度讨论什么是教育,从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的角度,从教育概念、教育本质和教
8、育过程及其要素的角度讨论了什么是教育。我们也可以从教育和社会即教育的社会职能、教育和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论、德育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等角度讨论什么是教育。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