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白马非马论证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白马非马”的论证逻辑“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公孙龙的成名之作,这一论题究竟是诡辩还是逻辑至今仍无定论.这一命题历来被看作是中国古代逻辑史上一个诡辩论的实例,但本文所要论证的是,不能简单地将这一命题看作是诡辩,它更多地包含了公孙龙对名与实之间关系问题的阐发及澄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我们应历史地看待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在整个论辩过程中,也有着丰富的逻挥内涵,从主观和客观上创造了巨大的思维对富。我认为,公孙龙的“白马论”主要的是在向世人展示他的逻辑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我国逻辑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对“非”字的理解判定“白马非马
2、”是逻辑还是诡辩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其关键在于对“白马非马”中“非”语义的理解上。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存在差异,因此,探究当时人们对“非”的理解至关重要。《说文解字》云:“飞,鸟翥也,象形。”“飞”经过字形改变,比类会意而成为“非”字。《说文》解释:“非,违也,从飞下翅,取其相背。”而“违”又有“离,分开”之意。这样,用“非”来表述“白马”与“马”的关系,是取其“相背、相离”之意。而相背、相离包括两种:一种是有异,不等同,另一种是全异。既然这两种解释都可能存在,那么“白马非马”中“非”的意义就应该根据对原文的分析得到。公孙龙根据“定其所白”的“白”非“不
3、定其所白”的“白”,即“定白者”包含比“白”更多的含义,因此“定白者”不等同于“白”,与此类似的是,“无去取于色的马”不含有固定的颜色作含义,而“有去取于色的马”则含有固定的颜色做含义,因此“白马”不等同于“马”。“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马皆可应,”据此推理,则“白马”也可应,由此证明了“马”与“白马”非全异的关系。而“白马有去取于色,黄黑马不可应,”则从外延方面说明了“马”与“白马”不等同的关系。由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白马非马”中的“非”的意义为有异于、不等同,而其具有此意义时,“白马非马”表示“白马”与“马”同中有异,这一结论与逻辑和事实相一致,由此得出
4、“白马非马”绝非诡辩,而是符合逻辑的。二、“白马非马”所蕴涵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逻辑关系。“白马非马”反映了“白马”和“马”的内涵、外延不同。从内涵的角度看,“白马”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属性和“马”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属性是不同的,二者界限分明,不容混淆。“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意思是说,“马”的内涵是说马的形体,“白”的内涵是指称马的颜色。指称马的颜色名称不是指称形体的名称,指称形体的名称也不同于指称颜色的名称。“白马”和“马”,“颜色”和“形体”,二者内涵不同。如说“马”只指具有马的质,公孙龙称之为“马马”
5、,意即指具有马的质的内涵之马。“白马”的内涵却具有“马”和“白”的两个成份。因而“白马”这一概念就跟“马”的概念不一。所以,人们只能说“白马非马”,即“白马”≠马”,而不能说“白马是马”。把不等的东西视作相等,那是错的。另外,这也涉及到名实关系。名称是指称实物的,一个名称与它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必须相符,即指一件事物,不多不少,就是那个事物。再从概念的外延角度看,显然,“白马”所指示的对象的范围小于“马”所指示的对象的范围,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同。“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意思是说,如果有人要马,黄马、黑马都可以应选;如果有人要白马,黄马、黑马就不可以
6、应选了。三、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思想《白马论》紧扣中心,问答上逐层深入,呈递进之势,是论题在多层面,多角度得到论证,堪称一场精彩的论辩。《白马论》全文以对话形式阐述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思想,公孙龙以假设客方责难或问话的方式,通过回答其责难或所问,从多方面分析、论证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白马论》全文共四大段。我们先看第一段。在这段中,客方开门见山提出:“白马非马,可乎?”在本文中,公孙龙一直是把“白马非马”理解为“白马不等同于马”,从而进行分析论证的,而客方则一直是把“白马非马”误解为“白马不是(不属于)马,”从而进行责难的。客主双方一开始就出现了“不是”
7、的分歧。公孙龙在论证中,首先区分了“马”与“非马”这两个概念所指称的不同范围的内容,即“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然后指出:命色非命形,故曰:“白马非马”。这里,公孙龙强调了命色之“白马“与命形之“马”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并没有“白马”与“马”视作两个全异的概念.“白马非马”中的“非”,在这里就是“不等同”的含义。他只讲不等同于,并没有讲“不属于”,“不包含于”。如此讲,“白马非马”命题成立。紧接着,在第二段中,客方以“有白马不可谓无马”(即有白马谓有马)之常识命题再次指责“白马非马”是不可以成立的。在这里,客方显然又是把“白马非马”中的“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