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6923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对电力安全文化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电力安全文化的思考摘要: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企业重视起来,用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从电力文化的形态体系和电力文化的对象体系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更大的范畴来认识电力文化。 关键词:电力安全文化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要关心的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电力安全文化是电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安全文化与其他层面的企业文化既有相互联系,更有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此我们要从更大的范畴来认识电力安全文化,电力安全文化可从如下两个角度划分: 1.电力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 从文化的形态来说,电力安全文化的范畴包
2、含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面,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面。 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决策者和大众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安全观念文化是电力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提高安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的基础和原因。当代,我们建立的电力安全观念文化是: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安全第一的观点;安全就是效益的观点;安全超前的观点;风险最小化的观点;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点等,同时还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防范于
3、未然的意识等。 安全物态文化是电力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他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从安全物质文化中往往能体现企业领导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所以说物质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物质文化体现在:一是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性,二是在生产中使用的工器具和有关的安全装置等物态本身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 安全行为文化是在电力安全观念文化的指导下,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现代电力企业中,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和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
4、格的电力技术规程和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和指挥等。 安全管理文化是电力企业行为文化的重要部分,电力安全管理文化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营销和作用,它集中体现在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队领导和员工的要求。电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包括从建立法制观念到科学地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的执法行为等。 2.电力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 对于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一般来说有五种安全文化对象:企业法人或企业决策者,企业生产各级领导(职能部室主任、基层单位负责人等),企业安全专职人员、企业员工、员工的家属。显然对于不同的对象,所要求的
5、文化内涵、层次、水平是不同的。例如,企业法人(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强调的是安全观念、态度、安全法规和管理知识。对其不强调安全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例如电力企业领导应该建立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员工的生命与健康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位置的科学观等。不同的对象要求不同的安全文化内涵,其具体的知识体系需要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来建立。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分为两种:其一是人本安全原理。电力安全生产需要物的本质安全,更需要人的本质安全,“人本”与“物本”的结合,才能构建事故防线。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塑造“本质安全型”人
6、,本质安全型人的标准是:时时想安全的安全意识,处处要安全的安全态度,自觉学安全的安全认知,全面会安全的安全能力,现实做安全的安全行动,事事成安全的安全目的。塑造和培养本质安全型人,需要从安全观念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入手,创造良好的安全物态环境。其二是球体斜坡的力学原理。球体斜坡的力学原理对于电力安全文化的含义是:安全状态就像一个停在斜坡上的“球”,物的固有安全、现场的安全设施和人的安全装备,以及企业的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是“球”的基本支撑力。对电力安全发挥基本的作用。仅有这一个支撑力是不能够使这个“球”稳定和保持在应有的标准和水平上,这是因为,在
7、社会的系统中存在一种“下滑力”。这种不良的“下滑力”是由于如下原因造成的:一是事故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违章不一定必然发生事故;二是趋利主义,即安全需要投入,增加成本,反之可以将安全成本变成利润;三是人的惰性和习惯,人在初期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习惯性违章,长期拍麻烦、图省事、投机取巧的行为等。这种不良的惰性和习惯是因为安全规程需要付出力气和时间,而违章可带来暂时的舒适和短期的“利益”。要克服这种“下滑力”需要“电力安全文化力”来“反作用”。这种“文化力”就是正确认识论形成的驱动力、价值观和科学观的引领力、强意识和正态度的执行,道德行为规范的亲和力
8、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