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54774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手术治疗闭合性槌状指36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术治疗闭合性槌状指36例刘双阳韩辉邸继峰(木溪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辽宁木溪117000)【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闭合性槌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槌状指,釆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康复锻炼。结果术后均无伤U感染,无肌腱再断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按TAM[1]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13例,可3例,总优良率91.7%。结论手术治疗闭合性槌状指,疗效满意。【关键词】手术槌状指【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11-01槌状指,乂称手指末节伸肌腱损伤
2、,临床上较为常见,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畸形,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及美观程度。我院于2009年7月-2010年8月釆用切开手术治疗闭合性槌状指3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26-59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外力挫伤21例,压砸伤13例,弹指致伤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指别:示指2例,中指9例,环指14例,小指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小时-3周,平均6天。12例X线显示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有骨折块。1.2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麻醉下,上止血带。于患指DIP关节背侧取“Z”形切口,显露伸肌
3、腱。①对于止、6:处伸肌腱长度≥3mm,可直接以3/0肌腱缝合线修复,DIP关节伸直位以1枚Φ1.0mm京R针纵形固定。②止处伸肌腱长度<3mm,不能直接缝合者,可于末节指骨基底背桡侧斜向关节面打2眼,再于末节指骨基底背尺侧斜向关节面打2眼,使2骨性通道平行,以3/0肌腱缝合线经骨性通道“0”形缝合伸肌腱,暂不打结,DIP关节伸直位以1枚Φ1.0mm克氏针纵形固定,将此前缝合的肌腱线打结。③对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奋撕脱骨块的手术方法有两种,⑴将DIP关节最大程度屈曲,以1枚Φ1.0mm克氏针于骨折块近端伸肌
4、腱处,以45°的角度打入中节指骨头,以阻止固定骨折,将DIP关节伸直,使骨折复位,以另1枚Φ1.0mm克氏针纵形固定DIP关节[2]。⑵也可由末节指骨的DIP关节面贯穿入1枚Φ1.0mm克氏针,在完全复位DIP关节后,用克氏针贯穿过关节于伸直位,背侧撕脱骨片用细钢丝作拉出缝合,固定于指掌侧预先折弯的克氏针上。缝皮。1.3术后处理予抗炎对症治疗,术后6-8周拔除克氏针及钢丝。并指导患者进行奋效的康复功能锻炼。2结果本组36例槌状指,术后均无伤口感染,无肌腱再次断裂,无骨折移位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随访6-12月,
5、平均8个月,按TAM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13例,可3例,总优良率91.7%。3讨论3.1发病机制闭合性槌状指最常见的是突然猛力屈曲处于伸直状态的末节指间关节,如用手接球或无意中手撞击物体等,引起伸肌腱断裂或指伸肌腱止点处伴奋一撕脱骨片。还冇一部分槌状指并无十分明确的手指损伤史,而仅发生在轻度的手指外伤之后。[3]3.2手术治疗优点闭合性槌状指非手术治疗法包括用石膏固定手指夹板固定等。此方法虽操作简单,但治疗效果不确切,固定不牢固,易发生肌腱再断及骨折移位,相当一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仍需手术治疗,使病程延长,增加患者痛苦。
6、此外,部分患者皮肤溃疡及过敏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相比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闭合性槌状指,效果满意,①关节内骨折可在直视下操作复位,故只要操作正确,均可达骨折解剖复位,大大降低tl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②克氏针内固定较外固定牢固,避免了骨折移位、不愈合及肌腱再断。③因放弃外固定,避免了皮肤问题。只要拔除内固定后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患手功能均可接近正常,不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3.3手术操作注意事项①因伸肌腱终末腱极薄,撕脱骨折块往往体积小,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操作吋既要求尽可能动作轻柔,避免暴力,又要求固定缝合时牢固稳定,这样才能
7、保证手术质量,又可避免肌腱撕裂及骨折块再折等并发症。②皮肤切开后,尽可能于伸肌腱滑膜浅层向两侧游离,避免过多损伤皮下组织,发生皮肤坏死。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采用手术治疗闭合性槌状指,依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同时依赖熟练的手术技巧及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效果。参考文献[1】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9.[2】原著者ScottW.Wolfe,RobertN.Hotchkiss,WilliamC.Pederson,ScottH.Kozin.主译田光磊,蒋协远,陈山林.格林手
8、外科手术学[M].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57.[3】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