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45303
大小:482.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2
《2015 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第1部分)孙路明.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5年第7卷第3期·临床指南·1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第一部分)———双胎妊娠的孕期监护及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前言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及高龄孕妇的增多,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双胎妊娠已成为导致流产、早产、出生缺陷及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但目前我国尚无确切的关于双胎妊娠的流行病学资料,且缺乏基于循证医学并结合我国国情的诊治指南。为此,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了全国的专家讨论并编写了本指南。指南主要通过对国外有关双胎妊娠
2、的重要文献进行综述,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现状,并参考2011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Royal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aecologists,RCOG)[1]、2011年法国妇产科学会[2]、2014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3]和[4,5]2006年香港妇产科学院的双胎妊娠诊治指南编撰而成。本指南对一些目前学术界已经公认或者接近公认的意见进行总结,并给出推荐等级供参考。本指南指出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及推荐等级分类见表1。本指南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双胎妊娠的妊娠期产前检查规范、妊娠期监护、早产预防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已完成);第二部
3、分主要内容为双胎妊娠特殊问题的处理(已完成);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针对诊治尚存争议的复杂性多胎妊娠问题的一系列专家共识(今后逐步推出)。希望通过本指南,对今后在国内开展多中心的双胎妊娠流行病学研究,规范双胎乃至多胎妊娠的诊治及转诊流程,以及规范地开展复杂性多胎的宫内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指南并非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并解决双胎妊娠中的所有问题。随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出现,本指南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专家观点或推荐】①妊娠早、中期(妊娠6~14一、双胎绒毛膜性的判断周)超声检查发现为双胎妊娠时,应该进行绒毛膜性问题1:如何判断双胎妊娠的绒毛膜性?的判断,保存相关
4、的超声图像(推荐等级B)。②如果判断绒毛膜性有困难时,需要及时转诊至区域性DOI:10.13470/j.cnki.cjpd.2015.03.001产前诊断中心或胎儿医学中心(推荐等级E)。参与本指南编写的主笔专家:孙路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绝大多数双卵双胎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赵扬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涛(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参与本指南编写的专家:邹刚(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杨颖而单卵双胎则根据发生分裂时间的不同,分别演变俊(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周奋翮(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成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或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
5、保健院),魏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鹏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文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胎;若分裂发生的更晚,则形成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参与本指南讨论的专家:边旭明(北京协和医院),杨慧霞(北京大学胎,甚至联体双胎。故单绒毛膜双胎均为单卵双胎,第一医院),孙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而双绒毛膜双胎不一定是双卵双胎。单绒毛膜双胎院),陈欣林(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陈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方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红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双胎输血综合征院),周祎(中山大学附属第
6、一医院),胡娅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twin-twintransfusionsyndrome,TTTS)、双胎动楼医院),廖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兴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彩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卢彦平(解放军总医脉反向灌注序列征(twinreversedarterialperfusion院),王谢桐(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省立医院),邹丽(华中科技大学同sequence,TRAPS)及双胎选择性生长不一致等,且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余海燕(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俊涛由于胎盘存在血管交通吻合支的特点,如果其中之(北京协和医院)2
7、·临床指南·《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5年第7卷第3期表1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及推荐等级分类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推荐等级分类Ⅰa:证据来自随机对照的荟萃分析文献A:有良好和连贯的科学证据支持(有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如Ⅰ级的Ⅰb:证据至少来自1个随机对照研究证据)Ⅱa:证据至少来自1个设计严谨的非随机对照研究B:有限的或不连贯的文献的支持(缺乏随机性的研究,如Ⅱ或Ⅲ级Ⅱb:证据至少来1个设计严谨的试验性研究证据)Ⅲ:证据至少来1个设计良好的、非试验性描述研究,如相关性分析C:主要根据专家共识(如Ⅳ级证据)研究、比较性分析研究或病例报告E:经验性结论,为临床实践的
8、经验推荐,缺乏科学文献支持Ⅳ:证据来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