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

ID:2392937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_第1页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_第2页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_第3页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_第4页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单侧肾切除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正常手术组,贝那普利(Lotensin)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按组别分别予贝那普利1.7mg/(kg·d)、川芎嗪150,50mg/(kg·d)灌胃,共12周。实验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测定尿微量蛋白排泄(U

2、AER);治疗12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FPG,BUN,Scr,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UAER进行性升高,FPG,BUN,Scr明显升高(P<0.01;P<0.05),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1)。川芎嗪高剂量组大鼠UAER明显降低,FPG,BUN,Scr下降,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能下调DN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缓解肾小管间质损害,从而达到对DN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关键词】川芎嗪糖尿病肾病转化

3、生长因子-β1病理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N发生的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涉及到一系列分子事件和组织学改变,特别是多种细胞因子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机制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其病理生理作用,导致系膜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外基质增加、增厚和系膜区扩张,促进DN的发生。DN时TGF-b1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升高与肾功能不全、系膜细胞增生和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参与了DN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1,2]。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单体,临床研究证实川芎嗪对DN具有显著的

4、治疗作用[3],但是否为通过干预DN肾小管间质损害,减少TGF-β1表达,进而达到其治疗目的,尚无报道。本研究即采用单肾切除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观察川芎嗪对其小管间质损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干预,为其防治DN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60只雄性清洁级ias-2000图形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1.4.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forWindo.  2结果  2.1各组大鼠肥大指数(肾重/体重)及血清生化变化第12周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体积明显增大,重量、肥

5、大指数明显增高(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肾脏体积、重量及肥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以川芎嗪高剂组下降最明显(P<0.01)。第12周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Bun,Scr明显增高(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FPG,Bun,Sc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1~2。表1各组大鼠肾重、体重及肥大指数比较(略)表2各组大鼠FPG,BUN,Scr比较(略)  2.2各组大鼠UAER变化  与正常手术组比较,造模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模型组UAER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

6、各治疗组UAER均有下降(P<0.05或P<0.01);与贝那普利对照组相比,在第12周,川芎嗪高、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尽管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治疗组UAER不断上升,但在第8周和第12周UAER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见表3。表3不同时期各组大鼠UAER比较(略)  2.3光镜观察  HE染色正常组未见异常;模型组可见肾间质明显灶性炎症分布和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明显扩张,基底膜明显增厚。用药各组上述病理改变均不同程度地减轻。尤其是川芎嗪高剂组仅见基底膜稍有增多,炎症不明显。  2.4肾间质TGF-

7、β1蛋白表达  大鼠在造模后肾间质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川芎嗪各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4。表4TGF-β1阳性物质在肾小管间质表达(略)  3讨论  STZ诱导糖尿病(DM)大鼠模型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但保留双肾的STZ糖尿病大鼠往往在很长时间后(6~9个月)才可以见到类似人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而人为切除单侧肾脏的造模方法可

8、造成对侧肾脏高滤过和肥大,在此基础上给予STZ直接诱导DN,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糖尿病的肾脏病理改变,缩短了造模时间,有利于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作用的研究[4]。本实验结果表明,DM大鼠成模4周后,24h尿蛋白排泄率即显著增加,肾小管扩张,基底膜增厚,说明单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STZ致糖尿病大鼠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