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ID:23900865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黄水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惠州5161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肝功能、血脂指标、症状积分等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

2、参考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组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同时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jyqkg/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

3、疗,其中肝郁气滞型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柴胡、枳实、川芎、佩兰、生甘草各为10g,茵陈、鸡内金、黄精、丹参各为20g,荷叶、草决明、生山楂、白芍、香附各为15g,茯苓30g);肝郁脾虚型患者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白术、茯苓、党参、白芍、山药各为15g,川芎、香附、薏苡仁、枳壳、莲子各为9g,柴胡10g,扁豆12g,炙甘草、桔梗、砂仁各为6g),痰湿内阻型患者采用温胆汤加减(陈皮10g,半夏10g,茯苓20g,甘草3g,生姜10g,竹茹10g,枳实10g,田基黄15g);湿热蕴结型给予清热健脾方(山栀子、郁

4、金、虎杖、当归、柴胡、合欢皮各为15g,大黄10g,白芍、白术、茵陈、黄芪各为20g);痰瘀互结型患者给予活血降脂益肝汤(生地、赤芍、桃仁、鳖甲、郁金各15g,红花5g,虎杖、泽泻、生首乌、荷叶、生山楂各30g)。上述方药加水600mL煎取200mL,复煎,温服,日一剂,分两次服,于餐后2h服用,连续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患者共连续治疗6个疗程。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同时接受康复锻炼、饮食指导,合理锻炼,同时停止使用保肝药物及其他可对肝脏代谢产生较大影响的药物。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

5、胆固醇(TC)、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同时对患者肝脏进行B超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1.5疗效判定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对效果进行判定。临床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消失,症候积分至少下降95%,患者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等均恢复正常,无脂肪肝特征;显效: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症候积分下降70%~95%,ALT、AST所有改善,B超显示近场回声稍微增强、检查基本正常,远场回声无明显衰减,可见肝内管状结构;有效:临床症状出现一定程度好转,症候积分下降3

6、0%~69%,肝功能未恢复正常,血脂有所改善,B超显示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明显衰减,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肝功能、血脂指标等无改善,B超诊断无改善[5]。1.6统计方法该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症候积分为(2.05±1.27)分,与治疗前(8.52±2.46)分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8<0.05);治疗后参考组

7、症候积分为(3.12±1.35)分,与治疗前(8.67±2.59)分比较有显著下降(P<0.037<0.05,t=11.126),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5,t=14.237)。②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ALT、AST等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见表1。③观察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参考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治

8、疗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χ2=4.375)。3讨论随着中医不断发展,中医在治疗非酒精脂肪肝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将其归属于“痞满、胁痛、肝着”等范畴,主要认为疾病的发生与胆、肝、肾、胃、脾等脏腑之间有着直接关系,本虚标实为疾病的基本病机,多是由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引起,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出现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