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ID:9126643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_第1页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_第2页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_第3页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_第4页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NAFLD患者14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2例,只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运动+饮食+运动);实验组68例,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运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同时U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600mg,每口3次)联合水飞蓟宾胶囊(70mg,每口3次),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

2、血清酶学(ALT、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人体质量指数(BMI),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ALT、AST、TC、TG、BMI有明显下降(P?0.05)o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52.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ALT、AST、TC、TG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期间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NAFLD有良好的效果。如有不愿意被的情况,己的信息,【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3、病;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宾;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6.007:1004-7484(2014)-06-3007-01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脏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巾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现己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临床上常给予病因及药物治疗,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减轻患者肝脏损害程度,并延缓或改善肝硬化等并发症。本文主要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

4、治疗NAFLD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1年6月至2013年1月NAFLD患者140例,为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上述患者病情诊断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诊断标准的。病例符合以下条件:①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140g/w(女性<70g/w);②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③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原因可供解释。全部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

5、有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每天锻炼40分钟,毎周至少5天,运动类型为有氧运动(慢跑、快走、体操、游泳、跳舞等),要求运动强度达到最大耗氧景的50%-70%,饮食结构要均衡,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多稀磷脂酷胆碱胶囊(600mg,每円3次)联合水飞蓟宾胶囊(70nig,每日3次),疗程6个月。1.3疗效评价评价标准分为:显效:血脂恢复正常,秉度脂肪肝转为轻度或正常,轻中度脂肪肝转为正常,或满足如下条件之一:TC下降>20%,肝酶恢复正常或下降彡50%;有效:血脂恢复正常

6、,重度脂肪肝转为中度,中度脂肪肝转为轻度,或满足如下条件之一:TC下降>10%,肝酶恢复正常或下降>50%;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无变化甚至加秉。临床治疗总存效率=显效率+存效率。1.4观察指标全部患者均于空腹12小时淸晨抽取前臂肘静脉血,及时分离血清,6小时内测出全部指标。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酶学(ALT、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MI),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组间配对t检验,P〈0.0

7、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ALT、AST、TC、TG、BMI有明显下降(P?0.05)。2.2两组间变化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52.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ALT、AST、TC、TG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是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屮活方式,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

8、、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并且高脂血症患者NAFLD患病率达27%-92%。近年来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呑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