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

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

ID:23867737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1

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_第1页
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_第2页
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_第3页
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_第4页
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述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遂平县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的感受和实施,即知情权和表达权。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策略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格尊严延伸为人格权利,名誉权是最重要的人格权之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的实质是两种基本权利因表达行为产生的冲突。  那么,新闻如何既保有自已的相对独立表达权利,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利,又能在新闻侵权是近年来法学界关注的热点理由,尤其是占新闻侵权案件

2、8成以上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  所谓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虚假的事实,或使用不当的表达和评价方式,从而损害了公民或法人的名誉,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  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作为这一权利的延伸,媒体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报道和发表评论,来满足公民对言论自由的感受和实施,即知情权和表达权。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策略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格尊严延伸为人格权利,名誉权是最重要的人格权之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的实质是两种基本权利因表达行为产生的冲突。  那么,新闻如何既

3、保有自已的相对独立表达权利,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利,又能在保护公民和法人名誉权利的法律广场上自由地舞蹈呢?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从新闻侵害名誉权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理由有两个:一是新闻媒体公开传播了虚假的事实,二是使用侮辱性的表述。所以新闻侵害名誉权可以是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者过失造成对虚假事实的传播而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和救济,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失实性侵权,也可以是因使用侮辱、谩骂的语言而构成侮辱性侵权。  从方便研究出发,根据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理由和侵权作品的体载不同,我们把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形式分为失实性侵

4、权、侮辱性侵权和不当评论性侵权三类。  失实性侵权  失实性侵权又分主观上存在故意捏造、歪曲事实的侵权即诽谤性侵权和过失性失实侵权。前者是指新闻媒体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事实,或明知是虚假事实仍主动传播这一虚假事实,产生降低公民或法人的社会评价,造成被侵害人精神或物质严重损害后果的行为;后者则是指新闻媒体由于轻信新闻源提供的虚假事实或因把关不严、审稿不慎,传播虚假事实,产生降低公民或法人的社会评价,造成被侵害人精神或物质严重损害的后果的行为。  2003年尹冬桂诉长江日报社名誉侵权案即是典型的由新闻媒体的“主观故意”造成的失实性新闻侵权的案例。  20

5、03年9月,湖北省枣阳市原市长尹冬桂因受贿5.954万元被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  长江日报社所属媒体《武汉晨报》于2003年6月25日第三版刊发了两篇新闻报道,题目分别为《收受贿赂八万元,人称“张二江”》、《与多位男性有染,霸占司机长达6年,枣阳有个“女张二江”》。两篇新闻除报道尹冬桂受贿事实外,还用大量篇幅报道尹与多名异性的两性关系方面内容,以传闻的尹“与一百多名男人有染”为基本内容进行渲染,并将其有多名性伴的落马官员张二江相提并论。文章发表后,正在服刑的尹冬桂因此报道和其他理由而精神失常。  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人民法院一审

6、认为,两篇报道从标题到内容均严重侵犯了尹冬桂的人格权利,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尹冬桂在多重压力下精神出现异常,但失实报道的刺激对尹冬桂作为一名女性而言应该是主要的。因此判决长江日报社在《武汉晨报》第三版上书面向尹冬桂赔礼道歉,以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尹精神损失费20万元和其他经济损失27992.9元。尽管长江日报社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上诉理由主要集中在精神损失赔偿的数额上,对一审认定的“报道失实”没有异议。[湖北省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襄中民二终审字382号民事判决书]  《武汉晨报》为了炒作报纸的“卖点”,以传闻作为新闻事实

7、来报道,显然主观存在过错,难脱“故意”传播无法证实的事实之嫌,只有承担侵权之责。  侮辱性侵权  侮辱性侵权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基本事实存在,但在表述上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并使用侮辱、诋毁性语言,故意贬损被报道对象的人格,造成被侵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造成被侵害人精神或物质上的损害的行为。  刘景全诉河南省遂平县广播电视局等侵害名誉权案即属此类。  原告刘景全2000年7月以涉嫌诈骗犯罪被河南省遂平县公刑事拘留,同年8月被遂平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经驻马店市检察院复查,该案于2001年11月20日撤销,并由遂平县检察院对刘景全被错误逮捕、羁押123天予以国

8、家赔偿。2000年7月21、22日,在原告被羁押期间,遂平县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播放了刘景全被机关讯问和记者对群众采访的无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