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上册《数一数》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上册《数一数》教案

ID:23844146

大小:1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小学数学二年上册《数一数》教案_第1页
小学数学二年上册《数一数》教案_第2页
小学数学二年上册《数一数》教案_第3页
小学数学二年上册《数一数》教案_第4页
小学数学二年上册《数一数》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上册《数一数》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一数》设计理念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当我们教学某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除了关注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知识背后“大的思想”,也就是知识背后核心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文化内涵。具体到本节课《数一数》来说,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数感、位值制、十进制。本课的设计努力引导学生经历一次“数学建模”的过程:即从“计数单位直观模型”到“计数器直观模型”再到“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由此引发学生对位值制的深刻理解。在教学中,将借助教材提供的直观模型——小方块,由零散到系统、逐层深入、细致地展示了计数单位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计数

2、过程中“单位”、“位值”、“满十进一”等重要思想。在关注知识的产生过程的同时,还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即通过古人计数故事(掰手指头、算筹、三字经),经历数的产生发展过程,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P28-P31页“数一数”。教材、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比一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属于数的认识的扩展课,把认数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为后面数的读写和比较做准备,所以本课的

3、教学,是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位值制这一记数规则的重要环节。学生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甚至会读写更大的数,学会以群计数,认识了计数单位“个”“十”“百”,并理解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但是学生对于十进制起源等文化内涵还须更为真实的感受。教学目标1.借助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计数器模型,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产生过程,认识“千”“万”,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并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感受位值制思想。2.通过“数一数”“看一看”“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万以内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63.通过实例,经历

4、数的产生发展过程,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千”“万”,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感受位值制思想。教学准备教具:课件、计数器、黄豆、打印纸。学具:计数器、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创设古人计数情境,了解十进制起源,初步感知位值制1.动手体验,了解十进制起源。学生模拟古人,用掰手指头的方式来表示羊的只数。2.了解算筹,初步感知位值制。思考:为什么同样是一根算筹,表示的却不一样?【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古人计数”的情境,让学生用手指头来数羊,数到10后,手指头不够用了,产生“以十计数”的需要,由此了解十进制的起源,渗透数学文

5、化;中国古代的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通过中国算筹数码的简单介绍和让学生观察同样一根算筹,在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数值不一样,初步感知位值制(个位、十位、百位),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观察丰富图片,感受生活中的大数,体验学习大数的必要性1.呈现图片(生活中的大数)。学生读一读,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运用。2.揭示课题:数一数。【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这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大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借助多种模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感受位值制思想。1.课件出示一堆凌乱的正方体,学生估

6、计数量。2.数一数:由无序堆放——有序摆放。⑴整理凌乱的正方体,有序摆放。⑵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999。⑶提问:这三个“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6【设计意图:模型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概念的最好支撑,首先借助计数单位直观模型——小正方体,由零散到系统、逐层深入、细致地展示了计数单位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计数过程中“单位”、“位值”等重要思想;从计数单位直观模型抽象到计数器直观模型再抽象出数学模型,经历了一次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也帮助学生对位值制有更深刻的理解。】4.“千”的产生和认识“千”。⑴借助小正体的动态演示,揭示

7、999+1=1000的变化过程。⑵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999+1=1000的过程。⑶思考:一颗小小的珠子就能表示一千吗?【设计意图:从“999+1=1000”引出计数单位“千”,突出再现了现实的计数过程中,由百到千,需要使用新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借助计数单位直观模型和计数器模型,让学生由实际操作再到初步抽象,亲身经历“千”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理解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感受位值制思想。】5.迁移认识“万”。⑴小正方体模型和计数器模型同时演示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⑵思考:为什么一万也能只用一颗珠子表示?6.练习:数一数。7.联系《三字经》的相关句子

8、,丰富对十进制的认识。【设计意图:受古人《三字经》中“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启发,这几句朗朗上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