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

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

ID:23800288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_第1页
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_第2页
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_第3页
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_第4页
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狂”作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  关键词:狂;范畴;作家;文论  论文摘要:“狂”是中国文论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就作家而言,“狂”是文人,尤其是天才文人身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气质,具体表现为:病态之狂、进取之狂、放浪之狂。由于传统观念中标准与标准经常混同,因此文人之“狂”在文论中常有褒贬不同的表述,呈现出复杂的面貌。本文通过对古代文论中的相关进行归纳分析,试从横向角度来探讨“狂”作为审美范畴在传统作家论中的内涵和外延。  综观中国文艺理论史,“狂”范畴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存在。早在春秋时期,“狂”便出现在原始文论中。在中国传统批评中,作家始终是评论的重点,从孟子“知人论世”到

2、魏晋时期“才性论”再到明代“性灵说”,作家的思想个性、行为气质总是文论家关注的对象。大凡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如、屈原、阮籍、嵇康、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徐渭、李贽、曹雪芹、龚自珍等,都与“狂”有着一定联系。不少学者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大家对于这一范畴的关注大多只停留在具体作家(作家群体)、作品的个案分析上。尽管在论及这些作家时往往要涉及到“狂”,然而关于“狂”范畴在传统作家论中的整体理论研究迄今为止仍为空白。本文通过对古代文论材料的扒梳,来探讨“狂”作为审美范畴在传统作家论中的内涵与表现。    一、“狂”范畴在传统作家论中的体现  纵观中国文学史上的作家,尤其是历代重要作

3、家,大都与“狂”有着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关系。战国时期的屈原是早期文人的典型代表,班固《离骚序》称其为“贬絜狂狷景行之士”,此后,历代论者对其身上的“狂”多有关注,如:  (献之)曾谓其所亲曰:“观屈原《离骚》之作,自是狂人,死其宜矣,何足惜也。”(转载自.NSEAC.中国评价网)  屈原作《离骚》,则托诸美人香草,登阆风,至县圃,以寄其佯狂。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成就辉煌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同时也是性格独特的一位狂者。他忠君爱国,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中,以“露才扬己”式的狂傲将高洁的人格与恶劣的世俗环境对立起来,通过狂热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谱写出一首首瑰丽的诗篇

4、。屈原这种“狂狷”型的人格气质成为后世文人的一种范式。从此之后,历代文论中关于作家之“狂”的描述比比皆是:  屈灵均、陶渊明皆狂狷之资也。(《赋概》)  灵运……义心时激,发为狂躁,卒与祸遘。(《诗辩坻》)  东坡云:李太白,狂士也。  (元)结性不谐俗,亦往往蹟涉诡激……颇近于古之狂。  或以为忠君爱国,或以为傲诞疏狂,一韩愈也。  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  潘阆字逍遥,太宗朝人,狂逸不羁,坐事系狱,往往有出尘之语。  王逐客(王观)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苏、辛,词中之狂。  (李)贽狂悖自恣,而是集所评乃皆在情理中,与所作他

5、书不类。  徐青藤一时才人,一时狂士。  自有文学以来,“狂”与文人的关系并不是独立单一的偶然现象,在特定的时期,在思潮影响下,“狂”甚至成为一代文人作家的集体特征。例如顾起纶《国雅品》记录了许多明代诗坛的人文逸事,其中不乏“狂者”:  顾居士仲瑛声调逸秀,绮缀精密,颇任侠清狂,一时名士李杨诸公,多乐与之游……  桑别驾民懌狂士也。少有辩才,尝以孟轲自任,目韩愈文为小儿。号自称曰“江南才子”,颇不羁慢世……  李武选应祯性尚放诞,傲世寡群,日事啸咏,颇以酒为名……  徐渭是这种病态文人的代表,袁中郎《徐文长传》称其: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

6、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八寸余,竟不得死。……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作为一个在创作上很有成就的文人,徐渭曾在《海上生华氏传》中对自己的狂病有所记录,把自己“激于时事”归于疾病所致。徐渭长钉贯耳、出于猜忌砍杀其妻的极端行为,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行为心态,显然与狂病有关。从精神分析角度看,疯狂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西方论者对此多有关注。他们认为“狂乱是赎出智慧的代价”,“不仅没有疯狂的人类存在不能理解,而且如果它不在自身中含有作为自由的极限的疯狂,它将不是一个人类存

7、在。”超常的精神状态是形成独特样式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人甚至“把艺术的创造归因于发狂的想像”。对于艺术而言,精神变态的作用十分显著,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变态扩充了意念、情感和思维的丰富性,也带来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袁宏道论及徐渭的创作,称“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这种独特艺术风格与狂病的精神状态之间不能说毫无关系。上像徐渭这样明显具有颠狂病症记录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