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85905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给学生一双发现自己的慧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给学生一双发现自己的慧眼 【摘要】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唤醒,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打破语文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获得语文学习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乐趣。 【关键词】 发现唤醒激发情境自我 每讲一篇课文,我们都会津津乐道于该篇课文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然后,滔滔不绝地分析这篇文章怎么好怎么好,有时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审美疲劳了。那么学生呢?他们会不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总归是好的,我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总归是对的,我只需要会背就可以了;总归是美的,我只需要会默写就可以了。这时的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不会有任
2、何怀疑,也就不会有发现,反而会产生审美的疲劳,疲劳到一定程度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发现美的能力。最终的结果,不仅可能是见美不怪,甚至可能是见丑不怪、见错不怪了。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消除师生的“见美不怪,甚至是见丑不怪、见错不怪”的消极心理,从审美的疲劳中彻底地解放出来。 怎样消除这种消极的心理呢?这需要不断地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6 一、反其道而行之。课文中也有不美的地方,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课文第8节中“这些或许是它被命名为‘神木’的原因吧”一句中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原文如下:①在树身之间穿行
3、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②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③大就成了“精”,成了“神”。④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⑤这些或许是它被命名为“神木”的原因吧。⑥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节选自《阿里山纪行》吴功正,苏教版八上语文) 有些学生认为指代的内容是②③④三句,有些学生认为指代的内容是②④两句。根据上下文来看②③④句与⑤句的关系明显是因果关系,照例不会有什么分歧,可是分歧却出现了。再看原文发现
4、②③两句之间竟然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这个“果”就是“木成了‘神’”,成了“神木”。如果第③句是“这些”指代的内容,那么就应该可以替换为“‘神木’或许是它被命名为‘神木’的原因”,显然不对。也就是说③与⑤句在语意上是重复的,在逻辑关系上是同样的原因产生的同样的结果,所以,应该删去第③句。删除后上下文显得更加通顺,也更加符合本文“和谐、畅达”的语言特点。 直击课本――找到课本中不美的地方,可以加深师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运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与学生分享发现后对语文学习的感悟――6任何语文问题的答案都来源于文本。没有唯一
5、的、标准的、最好的答案,只有合情的、合理的、更好的答案。简单地说就是谁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就听谁的;谁写得有情有义,令人陶醉就学谁的。在教师的率先垂范下,学生也会在强烈的震撼中对这种思想观念留下较深的印象,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印象,发现一个全新的老师,眼露佩服的目光,心理也许会想:老师也蛮厉害的,思考也蛮有意思的!面对学生佩服的目光,再讲“尽信书不如无书”“学贵有疑,有疑才会进步”“怀疑与学问”等等时你一定会觉得自己的话是那样的雄辩有力,而不是苍白无力。这时,学生被惊醒了,从
6、沉睡中逐渐苏醒过来。教师被自己的潜力激醒了,从疲劳麻木中逐渐觉醒过来。师生各自走出发现自己的第一步。 二、挑战答案。教师不看参考答案,只是联系上下文,找出关键的词语组合成与标准意思差不多的接近“参考答案”的答案。细致入微地展现这种答案形成的完整过程,让学生知道完美的答案也是经历了打草稿、修改、润色的去粗取精的过程才完美的。在展现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正确的解题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让学生发现只要按照正确的解题方法也能找到答案,虽然答案不像标准答案那样完美,但是,这个答案至少是自己从文本中找到的,并且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甚至比较接近
7、所谓的标准答案。打个比方,一件完美的雕塑放在学雕塑的学生面前,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欣赏这座雕塑多么完美,更是为了让学生也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作品。怎样让学生达到完美的境界呢?作为教师最起码要展示一下这件完美的作品是怎样从粗糙变为完美的过程。接着,让学生在模仿、实践中亲身体验如何把粗糙变为完美的过程。刚开始时可能不那么完美,但至少不那么粗糙了,在慢慢地接近完美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身力量的增长,并最终发展自己、战胜自己,达到完美的境界。6 在语文学习中挑战标准答案的过程就类似于学习雕塑的过程。在类似的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当学生突然发现
8、只凭自己的力量也能找到比较正确的答案时,也就是学生发现自己的开始,开始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充满自信的自我。此时此刻,如果再让学生面对语文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他们的表情肯定不是无动于衷、漠不关心,而是跃跃欲试、满怀信心,或是面露难色、陷入沉思。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真正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