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62255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的方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的方法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再加上各科课业负担的加重,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否则,只能抑制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平时储存素材,下笔油然而生 首先应让学生背诵语文课中的名篇、名段、名句、名诗词,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冰心的《小橘灯》等,让学生在背诵这些课文过程中体会情感,陶冶情操,从而激发情趣,产生写作欲望。这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直接渠道。其次,在课外阅读中,为学生选择适
2、合其年龄特点和社会阅历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并要求对名言佳句、哲理句等摘录到笔记本上,牢记在脑海里。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在农村不乏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春联、歇后语、碑文、森林防火标语、民间故事等,都可记录下来,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还要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并让学生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写出感言、心得体会。在每个学期都要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按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读书心得,及时表扬或在班内交流。学期末搞一次读书笔记大展览,由同学们投票进行评比。同时,尽可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
3、接触大自然,多了解社会,组织参观、游览,写出观察随笔。这样,不仅为学生写作储存感性素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下笔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作文评价严谨灵活,善于发现“闪光点” 作文评价是老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通过老师的批改和讲评,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重视和改正;同时积极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批改又包括作文课批改、片段作文批改和作文考试批改。教师批语尤为重要,确切恰当的批语既可帮助学生纠正在作文写法上的错误
4、和不足,又可增强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感,还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评语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稍有进步便予以鼓励,在作文等级上及时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形式通知家长,家校结合,使学生增强对自己作文的自我欣赏感、自豪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和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作文讲评可分为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种形式。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亮点”,找出存在问题,允许争论,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
5、教师点评,当学生的讲评与教师讲评相吻合时,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的水平也并不比老师差,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对于学生优秀作文、优秀作文片段、警句,标题、写作方式,让面对全体学生朗读,自我讲评,为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黑板报、校刊校报推荐登载,还可以通过网络,把优秀习作发到有关网站,推荐发表、刊登,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功感。写作中存在的毛病,通过师生互评这一过程,找到了批漏,就会愉快的接受,从而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足。切忌评讲作文只是教师一言堂。 教师作文批语的简单草率,评讲方式的呆板,甚至粗暴,只会伤
6、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拓宽作文训练空间,培养学生写作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训练才会有成效。要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拓宽作文训练空间,培养学生写作情感,其途径除正常的作文课综合训练外,还有以下途径: (一)引领课外观察,养成练笔习惯 “文为心声”。训练学生眼中有物,心有所感,笔下才有物可写。因此,培养学生的课外观察和练笔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必须使学生养成随处留
7、意观察,并通过自己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的习惯。每周让学生练一篇课外随笔,每次评讲,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好随笔。在笔者所教学生中就有这样一些随笔,如《清漳河边的春雨》、《硬化的村街》、《春联小议》、《顺口的护林防火标语》、《我错了吗》、《校园护花童谣》《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不难看出,学生一旦养成了观察、练笔的习惯,就会主动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并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持之以恒,学生会从思想、观察、选材、组材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 (二)注重片断训练,激发写作情趣 “作文片断训练”类型共有三种:描述性训练,说明性训练,评议性训练
8、。片断训练必须有针对性。让他们用自己的笔随时写下“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过渡,使作文构思得心应手。 其针对性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新变化事物的敏感性,能留心并发现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