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点 提高实效性

把握教学点 提高实效性

ID:23726270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把握教学点 提高实效性_第1页
把握教学点 提高实效性_第2页
把握教学点 提高实效性_第3页
把握教学点 提高实效性_第4页
把握教学点 提高实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握教学点 提高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握教学点提高实效性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横看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无一不是生活的“缩影”,纵看各个学段的内容,无一不是相互关联的知识链。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  关键词:数学教学法;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77-00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将旧知与新知融会贯通,真正做到“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不仅要考虑自己该怎么教,更要考

2、虑学生会怎么学,加强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尤其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现实状态分析,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点,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一、把握切入点,激趣感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当把握切入点,使切入的点融激趣与感悟于一体,是一节高效数学课堂的必要前提。  1.“趣味”切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自实施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5“趣味教学”上下了很大功夫,都想让自己的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猜谜激趣、故事激趣、游戏激趣等方式层出不穷,屡试不爽。透析这些方式的内容

3、或本质,有的“趣浓”却与新知无关,有的超出了学生已有的经验,难度大使得无趣可谈。可见,教师在选择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作为一节课的切入点时,一定要把握“趣味性”和“基础性”。  2.“设疑”切入,引发思维冲突  宋朝朱嘉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之初,教师应该巧妙把握切入点,使之疑从点生、以疑激思,通过设疑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一课时,我首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赛”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断它们能

4、否被2、3或5整除,看谁答得快。结果每次都是老师取胜。老师的“神速”判断使学生疑惑不解,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老师的“妙法”。教师顺势引入新知的探究:“能被2、3、5整除的数都有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就会迅速而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学习这个内容。只要大家认真学,以后一定能胜过老师。”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二、把握连接点,迁移探究  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学科,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旧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延伸。教师要准确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考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迁移类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究新知

5、识,形成新技能。5  1.把握知识间的连接点,以旧知探新  迁移依赖的是知识间的共同因素。探究新知时通过复习铺垫,挖掘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导出新知识,再运用旧知识探究新知识。  例如教学《平移与平行》,可以根据要求设置这样的练习:在方格纸上画出铅笔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这是三年级就学会的技能――平移。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数一数铅笔平移前后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距离相等)紧接着再出示一幅由平移得到的图形,验证平移前后所得到的两条对应的线段,它们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进而过渡到平行线的探究,水到渠成。  2.把握生活与数学的连接点,以经验探新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

6、熟知的生活实际、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抽象出数学知识。  如教学《鸡兔同笼》,在引导学生有序猜测、尝试验证环节,我是这样引导的:出示问题“鸡兔同笼,数数头共12个,数脚共34只,鸡兔各几只?”学生读题后疑惑重重,不知怎么入手。于是师引导:“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你认为鸡兔各有几只呢?”学生纷纷猜到:“鸡6只、兔6只;鸡10只、兔2只……”(无序猜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经验,而且猜测都能根据总头数12来进行)接着师继续引导:“你们真能猜,只是太凌乱了,你们能按顺序排列一下吗?”(排序也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师:“5按顺序一排,就一目了然了,可是这么多种可能,到底哪种才是对的呢?怎样验证

7、?你想从哪一种开始验证?进而进入合作验证的探究,有了前面猜扑克的经验,学生也比较容易根据脚数进行调整。原本较难毫无头绪的问题,有了生活经验的铺垫,顿时云开月明。  三、把握共同点,深化认识  在数学的各大领域中,有很多新知识与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的,也有很多学法是相通或相同的,教学时要把握共同点,迁移类推。  如教学完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比较这些探究过程,找到共同点:即都是将这些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进行计算,为什么平行四边形只要底×高,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