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

ID:23687833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9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_第1页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_第2页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_第3页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_第4页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印汽车产业比较研究方泽秀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摘要:汽车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与印度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均跻身世界前十大汽车生产国行列。两国汽车工业发展时间、历程相近,当前中国汽车整体规模大于印度。但在对中印汽车产业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力的比较分析中,印度汽车产业显得更具竞争力。..关键词:汽车产业中印比较整体情况波特五力模型汽车产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其附加值大、产业链绵长,并对钢铁、石油等上百个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是实现整

2、个经济体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中国拥有“世界工厂”称号,而印度被冠以“世界办公室”之称,两国均为“金砖国家”成员之一,各自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近年来两国国内汽车产销量都呈高速增长,两国政府都重视本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对比两国汽车产业,明确各自的优劣势,有助于两国汽车汽车工业的相互借鉴与展开进一步合作。一、文献综述由于中国和印度在资源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模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印两国的产业经济比较历来是世界比较经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不少对中印汽车产业的比较以及印度汽车工业发展对中国的借鉴之处的研究:张响珍(2006)对比中印度汽车产业引进外资中的

3、策略的差异,认为印度汽车产业在建设民族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汽车厂商国际化方面的策略的优势。秦永红(2006)分析印度汽车产业“技术换市场”政策是如何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张英(2009)分析了中印两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再从汽车业发展总量、国际竞争力指数比较以及汽车产品出口结构对两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以分析两汽车工业的优劣势。陈利君、陆文洁(2012)对比了中印汽车工业的整体状况、各自优势以及不足,以分析两国汽车产业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多数中印产业比较的研究多基于整体情况、竞争力指数或某一方面优劣势比较,却少有文章利用某一模型对

4、两国产业进行全面、多角度的比较研究。而在产业竞争力研究及产业对比研究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便是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五力模型,即从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力角度入手对比研究产业竞争力,该模型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工具。因此,本文也将在中印汽车产业整体情况对比之上,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两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二、中印汽车产业整体情况比较1953年,中国中国从前苏联引进成套汽车生产装备与技术,于1955年生产出了第一辆汽车,但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缓慢,1978年中国汽车年产量仅为14.

5、9万辆。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汽车消费需求急速增长;大量的政策优惠吸引国际汽车工业巨头在华投资,以及各地自主汽车厂商纷纷设立与投产,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2014年,中国汽车年产量达2372.5万辆,连续第六年位居全球第一;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47万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首次超过百辆,达到105.83辆/千人。印度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与中国相近,印度建国后汽车工业长期处于对外封闭状态,导致其汽车产业发展缓慢,到1980年轿车年产量仅为3.1辆。1983年,印度汽车产业对外封闭的状态开始改变,印度政府与日本铃木公司设立合资公司,但严格的乘用车的生产许可证制度限制了印度汽车产业

6、的进一步发展。1993年,印度政府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取消大量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条件,大幅度降低印度汽车进入壁垒,吸引韩国现代、美国福特、通用、日本本田、丰田等跨国公司先后在印度投资,印度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2014年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生产国。印度汽车产业较之于中国,较迟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利用外资也较少。同时,印度较低的居民收入水平与较差的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导致其国内汽车需求量较低,成为印度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当前印度汽车产业规模整体小于中国,2014年,印度汽车年产量为383.8万辆,不足中国的六分之一,印度每千人中只有18辆的汽车保有量,这仅相当与中国2006年的水平。三

7、、中印汽车产业“五力模型”比较1.进入壁垒汽车产业天然具有较大的进入壁垒,厂商进入汽车行业需要大额的初始固定资产投资建立相应的生产线、生产技术、生产资质。大额的资产投资意味者汽车产品生产需要在较大的产量上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小厂商在与大厂商的竞争中生产成本处于劣势。对于中印两国汽车产业而言,两国采取的市场开放策略降低了外国汽车的进入壁垒,在与大量国外成熟的汽车产品的竞争中,国内自主汽车产品则处于较大的劣势。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