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

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

ID:23687684

大小:68.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_第1页
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_第2页
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_第3页
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_第4页
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考题一、色谱分离过程中,样品组分在柱内的分子运动具有那些基本特征?液固色谱、化学键合相色谱和排阻色谱的分离原理是什么?其适用于分离分析哪些样品?(20分)1基本特征.•1)差速迁移:不同组分在柱子中移动的速度不同而是其混合物得到分离。2)普带扩展:同一组分颜色铺筑移动时色带有窄变宽。2分离原理:1)液-固色谱:当流动相通过固定相(吸附剂)时,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就要吸附流动相分子。同吋,当试样分子被流动相带入柱内,只要它们在固定相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就要取代数目相当的已被吸附的流动相溶剂分子)于是,在同定相表面发生竞

2、争吸附,试样中各组分据此得以分离。(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屮等的油溶性试样,对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异构体有较高的选则行)。2)化学键合相色谱:化学键合相是利用化学反应通过共价键将有机分子键合在载体(硅胶)表面,形成均一、牢固的单分子薄层而构成的固定相。其分离机理为吸附和分配两种机理兼有。对多数键合相来说,以分配机理为主。通常,化学键合相的载体是硅胶,硅胶表面有硅醇基,=Si-OH,它能与合适的有机化合物反应,获得各种不同性能的化学键合相。从键合反应的性质可分为:酯化键合⑽Si-0-C)、硅氮键合(三Si-N)和硅烷化键合(^Si-0-

3、Si-C)等;硅烷化键合相应用最广泛。化学键合和色谱所用活动相的极性必须与固定相明显不同,根据活动相和固定相的相对极性不同分为:正相键合相色谱法:活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常用非极性溶剂如烷烃类溶剂,样品组分的保存伉可用加进适当的有机溶剂(调节剂)的办法调节洗脱强度。常用有机溶剂为极性溶剂如氯仿、二氯甲烷、已腈、醇类等。适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化合物,如脂溶性维生素、留族、芳香醇、芳香胺、脂、有机氯农药等。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应用最广泛,由于它以水为底溶剂,在水中可以加进各种添加剂,改变活动相的离子强度、pH值和极性等,以进步

4、选择性。3)排阻色谱法:排阻色谱的分离机理是立体排阻,样品组分与固定相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现象。色谱柱的填料是凝胶,它是-•种表面惰性,含有许多不同尺十的孔穴或立体网状物质。凝胶的孔穴大小与被分离的试样大小相当。仅允许直径小于孔开度的组分分子进入,这些孔对于流动相分子来说是相当大的,以致流动相分子可以自由地扩散出人。对不同人小的组分分子,可分别渗入到凝胶孔内的不同深度,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适用与分离酶,蛋G质,多糖,核酸)。二、A和B两种化合物在某溶剂中的分配比分别为9和2,通过多次萃取可以将其分开吗?为什么?请计算说明。(20分

5、)要达到完全分离,即分离度R=1.5由a=KA/KB=9/2=4.5k=KA/0=9/(100-9)=0.116(Rs)2=n[(a-l)/a]2经计算得:n=59.4即经过60次萃取,町以将A和B两种化合物分离开来。三、为什么离子交换、吸附分离的动态过程比静态过程分离更完全?(20分)离子交挽:静态交换是一种闹歇式交换,将溶液和离子交换剂共同放入同一容器,利用震荡,搅拌达到平衡后,用倾析过滤或离心等方法使固液两相分离,然后分别处理。动态交换是指溶液与树脂层发生相对移动,包括同定床柱式交换和活动床的连续交换。活动床连续交换的特点是交换

6、,再生,清洗等操作在交换装置的不同部位同时进行。因此,动态过程接触面积更大,分离更完全。吸附分离:在吸附分离过程中包含了动态过程和静态过程,静态吸附描述了吸附剂对目标产物吸附量的情况,动态吸附则更能体现吸附传质速率和实际操作。在动态吸附的过程中吸附的平衡起始浓度是一样的,平衡终止浓度也相同,在吸附的过程屮,吸附的动力学、吸附推动力比静态吸附推动力人,促使动态吸附比静态吸附完全,再者,在吸附的过程中,由于吸附柱的大小对吸附宥一定的影响,静态吸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对整个系统中吸附到,而动态吸附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各个地方是等价的,因此,动

7、态吸附比静态吸附更完全。、简述分离方法选择的原则;以植物多糖的分离分析为例,讨论和分析分离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效果。(20分)1:分离方法的成熟(技术和应用)程度。2:有限选用分离因了较大的分离方法。3:尽量避免使用极端工艺条件(温度压力,PH值等)。4:当分离过程需要多个分离级时,优先选择平衡分离过程而不选择速率分离过程。5:当分离因子相同时,优先选择采用能量分离剂的分离过程而不选择采用质量分离剂的过程。6:不少情况下,采用耦合/集成分离方法。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提高,糖生物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化学、物理、生物的分

8、析方法被应用来植物多糖的分离分析。光分析法:测定糖的传统分析方法中,根据其还原性,将糖转变成糠醛衍生物进行测定,或用酶法来测定。多糖的测定常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可对多糖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