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7496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会展设计教学模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展设计教学模式探讨会展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设计艺术。各类高校应该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全力打造创新型的会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努力打造订单式的培养棋式,以达到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的目的。关键词:会展设计;会展设计教学;教学模式一、会展设计发展的新特征 会展设计是一种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创造性设计活动。[1]西方美学家克莱夫·贝尔也在他著的《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2]因此,有意味的形式是会展设计艺术的精髓。1、设计的主题整体感的增强[3] 1)、主题
2、线索极富感染力。主题线索展现展品或形象所承载的价值观、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深层次意义上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当今会展空间设计的显著特征之一。比如上海世博会越南馆用竹子形象作为阐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理念的抽象载体,它同时也是越南馆展示空间的具象元素,竹子元素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强化了视觉线索;2)、观众参与会展空间的主题表现。展示活动中的观众不仅是游离于空间之外的观看者,也是展示活动的参与者,有时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展示主题的创造者。如在上海世博会上,公众参与馆是上海世博会园区内以公众参与为基本特色的展馆,立足为公众搭建起参与世博盛会的平台。2、技术多样化的渗透和
3、提升 1)、新型的前沿材料、灯光控制技术、高端多媒体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会展设计中,展示光效设计成为会展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会展设计动态展现提供了技术支持。新型的LED光源除了一般的艺术表现手段外还提供了更为主题化、情节化的动态影像光动造型艺术,也是最近几年比较高端的会展设计中所推崇的手段;2)、信息时代的会展设计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目前在国内展示领域,其应用主要体现为:(1)会展空间设计的效果预测。现代设计师完全可以借助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对会展空间构筑、观众参观路线模拟、光效环境等进行预演,需要时还能做成动画形式进行渲染,方便设计师和客户进行设计方案比较与决策;(2
4、)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数码影像技术、激光全息摄影技术的应用,让观众可以在虚幻而现实的场景中感受到场景的切换和空间的重组。二、会展设计教育现状分析 会展业是一个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我国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尤其是近年来的发展举世瞩目。因此,各类学校的会展专业应运而生,对于会展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相应地被提上日程。高校能否主动、灵活适应市场变化,是会展设计教育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切入点。同时,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专业特殊性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是办好会展设计专业的起点。各类学校应该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全力打造创新型的会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努力打造订单式
5、的培养模式,以达到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的目的。三、会展设计教学模式探讨1、调整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利用量的信息,探索在新媒体条件下的教育规律,研究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目前,会展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可以依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为它们二者的主要设计内容是“空间环境”。增加会展策划、营销、管理、搭建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对展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产业链中更好定位自己。加强新材料、新媒体、新技术在展览会中的应用研究,为设计创新提供新的方法和
6、思路。2、设置课程结构 高校应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其中包括实施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合理调整,展开诸如案例教学和展会模拟等形式多样教学,以适应会展企业对专业会展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如今,展览企业对学生动手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尽快熟练掌握如快速手绘表现技法(重点表达设计创意)、AutoCAD3DMAXSketchUp等计算机辅助类课程,并在以后的设计教学中反复运用和强化,使每一名同学在掌握基本设计工具的同时,逐渐提升设计水平。对本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有关知识并能有的放矢地加以运用是非常
7、重要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实验室,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另外,安排实训课程,例如采取“2+1”或者“3+1”的模式,即学生有三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再安排一年时间,分阶段在展览企业实训(包括毕业设计和实习),特别是要到展台工程制作部门工作,真正熟悉每一个环节。[4]3、开展设计比赛目前,全世界、全国、各省、各个学校都举行各种类型的比赛,各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比赛,参与竞争,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设计创新应用能力。同时,教师所承担的科研与科技项目也要积极地吸纳学生参与进来,以促进学生们自身的实践技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