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

ID:23656185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9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_第1页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_第2页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_第3页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_第4页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摘要]我国自199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息,使利率降低了78.4%,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屡创新高,截止到今年4月份,高达15.12万亿元。存款为何还增长这么快?百姓为何如此青睐储蓄?巨额存款是否会成为威胁市场的“笼中虎”?围绕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从2003年至今社会各界一致关注的“高储蓄”现象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高储蓄负利率货币幻觉    一、高储蓄之“谜”的存在    1.谜之一:总体上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为保持GDP数据的历史

2、可比性,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12月最新经济普查数据,对1993年~2004年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注:(《小康》见习记者肖建龙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及《世界经济年鉴》等整理)  1978年~2005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27个年头。上表中数据体现了中国经济27年来的快速发展历程。国家GDP总量,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至2005年的182321亿元,增长了49倍多。其中,2000年GDP总量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2002年,GDP总量登上100000亿元人民币台阶。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成就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

3、已进入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新阶段;二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总体上可以说明中国变得越来越富裕。  我们再来看看人民币居民储蓄的最新数据: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997年的4.6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底的8.7万亿元,2003年突破10万亿元,几乎要赶上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了。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央行新近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份,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拥有的存款超过了1.16万元。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

4、却在连年下降——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这个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耐人寻味。    2.谜之二:人们冷对“负利率”,漠视存款的贬值  以我们河北省为例,在2005年5月份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中,有一项格外引人注意:河北省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7%。尽管涨幅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全国2月份CPI涨幅3.9%,但这个数字意味着,我省居民仍未能摆脱负利率的影响。为形象地说明负利率,有记者请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重润教

5、授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扣除20%的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1.8%。但如果将物价上涨因素计算在内,那么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就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王教授介绍说,一般情况下是以CPI涨幅代替通胀率,按照我省一季度的CPI涨幅2.7%来计算,银行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应为:1.8%-2.7%=-0.9%,这意味着,我省居民如果将10000元存进银行,1年后它的实际价值变成了9910元,“蒸发”了90元。  换一个角度讲,如果居民把10000元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得到的本息扣税后实际为10180元,而当时售价为10000元的商品,如

6、按CPI涨幅2.7%计算,一年后的售价已上涨为10270元,居民要想买到它,还得再贴90元钱。针对当前存款“负利率”之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大家应当认识到,利率政策并不是说一定要保证在任何时候存款利率都是正的实际利率,它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综上可以看出,官方承认负利率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人们也都是知道负利率是存在的,自己往银行里存的钱是贬值的。作为理性的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为什么明知有损失,有风险,而不去想方设法的减少损失或去规避风险,漠视自己资产的损失去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呢?    二、高储蓄之谜的原因剖析    1.货币幻觉的存在  “货币幻觉”一

7、词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有些理财专家把“过于算计”结果为算计所误的理财盲区为“货币幻觉”。举例来说,假如你和你的朋友分别花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又先后卖掉了,在你的朋友卖房子时,当时有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低25%,所以你的朋友卖得30.8万元,比买价低23%。你卖房子时,物价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49.2万元,比买房价高23%。大多数人都认为你比你的朋友做得好,但事实上,你的朋友才是赚钱的。讲的再具体一些,假如有一辆轿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