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30568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9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常教常新的点滴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常教常新的点滴做法摘要:通过优化高中化学教材上的部分实验,使化学实验更加生活化、定量化,同时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体验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化学 :1005?C6629(2014)7?C0038?C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规律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适当优化实验方案和内容,充分挖掘实验功能,使实验教学变新、变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
2、的探究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经典实验生活化 1.1案例1 苏教版《化学1》专题1“常见物质的检验”中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实验。教材中一直是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金属盐溶液后,在无色火焰上烧的方法来观察焰色,实验现象不明显。现对该实验进行生活化处理。生活化一:将粗铁丝的一端砸成薄薄的勺状(掏耳勺状),再用钢钉打几个很小的孔,另一端插入木柄中。用铁丝勺盛装少量固体钾盐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现象非常明显。生活化二:用洗净的香水瓶盛装钾盐的乙醇溶液直接喷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即使不用蓝色钴玻璃也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1]。 1.2案例2 《实验化学(选修)》专题
3、6“镀锌铁皮锌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教材上的设计是将铁皮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小火烘干。学生质疑在加热的过程中铁皮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导致镀层测定出现误差。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改用吸收金属钠表面的煤油的方式用滤纸吸干后再风干一段时间,经过实验发现风干时间较长(约1分钟)[2],也不是最好的办法。酒精是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有机物,不导电、不会引起金属腐蚀、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精密电器元件的清洗。如果用无水乙醇淋洗铁皮或将铁皮浸在无水乙醇中稍微搅拌后,拿出擦干,瞬间即干燥了。 把化学实验与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实验教学生活化,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更有利于学生了
4、解生产生活,了解社会。 2定性实验定量化 2.1案例3 苏教版《化学2》专题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2中,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受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反应的热量变化。学生能明显地感受到烧杯外壁很凉,触觉告诉他们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如何让学生在视觉上也感受到吸热反应呢?应用J01310型数字测温仪同步显示混合反应的温度变化(如图1),给学生以视觉震撼。触觉、视觉双管齐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本实验如果在透明的塑料袋中操作既能体现减少体系与外界的热交换,还可以减少氨气的逸出,使实验更加绿色化。 2.2案例4 苏教版《实验化学(选修)》教材在“牙膏和火柴头中
5、某些成分的检验”课题中,利用火柴头的燃烧实验检验硫元素。笔者在开展含硫火柴头燃烧实验的教学时,基于操作安全简捷、药品用量少、实验绿色化等角度的考量,对该实验进行了再创新。利用点火器点燃固定好的火柴(如图2),产生的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充分振荡效果更佳。同时利用该装置密闭性好的优点,改加一定量且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点火器点燃固定好的火柴,待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被充分吸收后,用一定浓度的草酸钠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高锰酸钾和草酸钠的量可以求出火柴头中硫元素的质量。仪器常规、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环保、数据准确,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近年高考题频繁出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实
6、验案例,例如:2012浙江理综26题、2012福建理综25题、2013福建理综25题、2013安徽理综27题等。因此,挖掘教材中定性与定量实验融合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定性思想,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应对高考的检验。伴随着实验从定性到定量的优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从量变升华为质变。 3抽象问题直观化 3.1案例5 苏教版《化学1》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来说非常抽象,难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借助“问题解决”栏目中分析“Zn+CuSO4=Cu+ZnSO4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这一问题设计一个Zn-Cu-CuSO4(aq)原电池,并
7、连接小灯泡(或音乐卡)和电流计,通过小灯泡发光(或音乐卡放音乐)和电流计指针偏转得出有电流形成,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电子的转移。同时还可以根据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得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一举两得,教学中的难点轻松化解。 3.2案例6 很多学生对“液态氯化氢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一直没有真正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地记住而已,不利于以后的学习。用演示实验便可让学生理解液态氯化氢中确实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但常压下氯化氢是气态的,液态氯化氢较难获得,演示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