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0971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略论技术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略论技术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 摘要以技术为论述核心,从了解历史价值、增进学习动力谈起,解读认清特点、把握关键的教学技术,说起历史故事对学习与兴趣的启示,分析教学中提问的技巧,最后着重论述创新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旨在彰显技术的作用,以及技术对课堂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历史;学习动力;学习兴趣;提问技巧;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107-02 1了解历史的价值,增进学习历史的动力 历史有明显的继承性,是一种发展中的优秀文化。人类一直在前进,一直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人类历史就是文明的记录。毛泽东同志说
2、:“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有文字记录以来,从孔夫子到五四运动,从结绳记事到白话文,这笔珍贵的遗产应当耐心地学习和继承。历史纪录的无数感人的英雄豪杰,是教育下一代的财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令人泣下沾襟;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的“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也”,让后人肃然起敬……5历史的长河中,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檐檐相次,不胜枚举。历史教育就是学习这些中华儿女的品质,借此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修养,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历史教材记录的每一个优秀的历史人物,都值得去景仰、去爱戴、去学习。司马迁说:常
3、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这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任务,历史的价值在这种教育中熠熠生辉。 2认清教学特点,把握技术关键 每个教师要想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首先必须认清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和把握住关键。“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格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来,人们概括孔子和朱熹的思想,就合称“启发”或“启发式”,其原意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在问题被教师或学生提
4、出并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诸如提问、鼓励学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提示启发、导引学生思维方向不偏离正确轨道。要意识到,在课堂上,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在采用何种教学方式的问题上,要慎重选择。但不论是讲授法、问题法、发现法,还是观察法、演示法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自主能力。启发是着眼点,是启发学生如何探究未知领域,如何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在课堂教学上,努力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把教师的提问努力变成来自学生的疑问,将教师的答案努力变成学生的结论。 3用历史故事吸引注意力,提起学历史的
5、兴趣 在“中国的商业”教学中,说到商业的概念,笔者对学生说:“周文王灭商朝以后建西周,原商朝臣民,就叫‘商人’5。他们没有土地,无法生存,逼不得已只好去经商,‘商人’之称由此而来。在古代,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就是瞧不起商人之意,就是周朝的遗风。”学生听得屏气凝神,沉浸在故事之中。 学生的兴趣很广泛,许多学生都喜欢看历史读物。有的学生关注海湾战争,有的喜欢兵器知识,还有的学生对一些历史上的名人更为关注,写出一些小的论文,像丘吉尔、罗斯福、武则天、上官婉儿等。看课外书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小论文虽然稚嫩,但从选题上可以充分看出,学生喜欢历
6、史,关心时事,具有蓬勃的朝气和少年壮志,通过撰写小论文,可以使其更好地参与历史,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习历史,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生活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历史离自己并不太远,历史就在身边,就是身边发生的事。这样让学生参与教学,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让历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古往今来,多少精英人物在社会上叱咤风云,却由于不懂得和不注意学习智慧,不了解人生的真谛、宇宙的真理,最终一败涂地。作为历史教师,就要对学生叮咛嘱咐,谆谆教诲,不厌其烦,让他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爱国为民,发挥自己人生的价值。 4提问方式的预设 “学起于思,思源
7、于疑”,无疑则不思,疑为思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便是思考的源动力,也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的一种教学技能,还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5 教师以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提出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很大影响的。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挑战的语气提出的问题,就要比以平淡的、实事求是的语气提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将提问的热情传达给了学生,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自然地高涨了。但不能都以高度的热情来提问,时而热情,时而充满疑问,时而平淡,这样的提问才能使得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