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降凝剂的复配及降凝剂降凝机理研究

原油降凝剂的复配及降凝剂降凝机理研究

ID:23604146

大小:1.97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8-11-09

原油降凝剂的复配及降凝剂降凝机理研究_第1页
原油降凝剂的复配及降凝剂降凝机理研究_第2页
原油降凝剂的复配及降凝剂降凝机理研究_第3页
原油降凝剂的复配及降凝剂降凝机理研究_第4页
原油降凝剂的复配及降凝剂降凝机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油降凝剂的复配及降凝剂降凝机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论文第2章舍蜡原油特点及降凝剂复配现状(2)含蜡原油的流变性特点含蜡原油的流变特性取决于液态介质的成分,固体颗粒的含量及其分散程度,也与原油的热历史和剪切历史等因素有关。实验测定表明,尽管不同产地的原油其组成和物性各异,但它们的流变特性随油温的变化规律却是相似的[41。按照油温从高到低变化,参照含蜡原油的全粘温曲线(图2.1),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流变体类型:凝点反常点析蜡点T图2-1含蜡原油的全粘温曲线①牛顿流体类型(A、B区)当油温在析蜡点以上时,蜡晶全部溶解于原油中,胶质、沥青质高度分散,可认为含蜡原油为假均匀单相体系,具有牛顿流体的特性。在该区间内,

2、粘度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其变化符合指数规律,即Ig/z=A—BT(2-I)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论文第2章含蜡原油特点及降凝剂复配现状式中,A、B为常数,B称为粘温指数。温度降低,蜡晶开始析出,粘度增高,反映在粘温曲线上析蜡点处斜率发生转折,此后粘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加的幅度增大。但因析出的蜡晶不多,颗粒浓度很低且高度分散,所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含蜡原油为很稀的细分散体系,基本还属于牛顿流体,仍可用上述的指数关系式描述,但A、B的值发生了变化。②假塑性流体类型(c区)当温度低于反常点时,蜡晶析出增多,析出的蜡晶在成长,胶质、沥青质被吸附或共晶生长,形成不同形状、大小的分子团和

3、小颗粒,其相互间作用力大大增加。尽管此时液态烃仍为连续相,但剪切作用会影响体系内部颗粒的成长速度、形状、大小和取向,因而流变性质发生质的变化,出现反常,呈现出假塑性,并常常伴有触变性和剪切稀释性。在动平衡条件下,剪切应力t与剪切速率尹之间的关系方程式即流变方程可用幂律方程f=埘”(2—2)表示。式中,K为稠度系数,n为流变指数。在此温度区间内,稠度系数K和流变指数n一般只是温度的函数,常用K=Ae-盯来回归K,用n=a+bT+clr2来回归n,有时只把n表示成温度的线性函数。随温度的降低,K逐渐增大,n逐渐减小,即原油的稠度增大,但剪切稀释性增强。③屈服假塑性流体类型(D区)随

4、着油温进一步降低,当原油温度低于失流点时,蜡晶继续析出,已析出的蜡晶长大、聚集,蜡晶逐渐形成空间网络结构,把液态烃分割包围于其中,体系成为絮凝状或半絮凝状混合物,表现出结构强度。温度再下降,低分子蜡也析出,网络结构强度加强,宏观表现为凝固。此时原油成为屈服假塑性流体,并具有较强的触变性。动平衡方程可用Herschel--Bulkley方程5中国褥油大学(华东)硕士论文第2章含蜡原油特点及降凝剂复配现状f=f。+搿”(2—3)表示,式中,f,为动屈服值。~般来讲,原油在屈服后又袭现出更强的触变性和剪切稀释性。2.1.2降凝剂作用枕瑾降凝剂改变了娠油中蜡晶的形态和习性,从嚣改善了原

5、油的低温流动髅麓。蠢魏,努须先分耩舔澹孛石蟮豹褥密逑程搿。葫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随熊分子量的增丈和蜡熔点的升高而下降,墩随原油密度和平均分予爨的减小而增加。不同熔点的石蜡在同一耱暇澹孛具套不麓戆溶簿瘦,藏在含蠖暴溱戆降涅过程巾,其争爨含的籍蜡成分总罴按其分子量的尚低依次析出。原油中刚开始析出石蜡晶糍时的温度称为石蜡的初始结晶温度。稍蜡结晶大量析出的温度莛围称为析蜡嘉峰逸。警l起管内壁雅蜡的关键因素蹩温度,一方面由于管壁鲶舱油温低于蜡的初始结晶漱度,使油流中的石蜡分子借助于管内壁所提供的结晶中心(如内壁的粮糙突起、机械杂质和砂镣)结晶橱出,形成不流动静结蟮层,荠邃~步吸辩滚穰孛静蹭

6、晶,形成阏络结擒,凳帮分液态原油包围其中;另~方面,由予热油管路横截面上邻近臀壁处的温度梯度,当温度最低的内壁面处温度析出蜡龋后,该处溶液中溶解的嚣蟪分子浓度裁低予瓷蠹璧瑟远簸豹溶滚。壤栽是瓷,只鼗涵滚孛存在温艨低于石蜡初始结晶温度的区间,并鼠其中存在径向温度梯度(dT/dr),油流中就会出现石蜡分子的径向浓度梯度(dC/dr)。由于浓度梯发豹存在,锼缮石蜡分予扶蜚中心南篱蹩经囱扩教,隽譬壁豹继续缡蟮仓I造了条件。根据文献报道,自Davis发现Paraflow对禽蜡成品油疑有降凝作用以来,就开始了降凝裁作用撬壤的研究,缎至今尚无比较满意的理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论文第2章含

7、蜡原油特点及降凝剂复配现状论。有的文献指出,降凝剂分子在蜡分子析出前从原油中析出时,起晶核作用;与蜡分子同时析出时,和蜡分子共晶;在蜡分子析出后再析出时,则吸附在蜡晶表面上。但比较公认的则是共晶理论州(1938年Davis等人最早提出)与吸附理论【7'8l(1962年Lorensen最早提出)。共晶理论认为,降凝剂分子有与石蜡分子相同的和不同的结构部分,与石蜡相同的部分为烃链(非极性基团),可与石蜡共晶;而与石蜡共晶的部分(极性基团),则阻碍蜡晶进一步长大,使蜡晶在x,y方向生长缓慢,而在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