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教案(转)

《梅岭三章》教案(转)

ID:23597338

大小:5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9

《梅岭三章》教案(转) _第1页
《梅岭三章》教案(转) _第2页
《梅岭三章》教案(转) _第3页
《梅岭三章》教案(转) _第4页
《梅岭三章》教案(转) 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岭三章》教案(转)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梅岭三章》教案(转)[《梅岭三章》教案(转)]《梅岭三章》教案[教学目的]德育点: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梅岭三章》教案(转)。能力点:在诵读中体会感情;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知识点:理解这三首诗的大意。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教学重点]: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教学难点]: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音:

2、旌悬当应涯种为2.熟读这三首诗,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二、导入新课——以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介作者生平,介绍时代背景: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

3、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三、课文导读1.朗读这三首诗(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亦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2.学生齐读小序部分。(整体感知小序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革命情怀。“小序”是全诗重要组成部分,告诉了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作背景,交代了梅岭遇险的经过。“伤病伏丛莽间”指出处境的艰难,“虑不得脱”讲情况的危急,“得诗”显出态度的镇定自若。“小序”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现

4、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可配乐朗读,同时配以陈毅梅山被围的画面。)3.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三章在思想内容上紧密联系,又有所侧重,第一章集中抒发视死如归,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第二章表达对战友的勉励;第三章主要表现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分析——在朗读

5、中穿插下列问题:(1)解读第一章:①指名朗读全诗。②讨论: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教案《《梅岭三章》教案(转)》(..)。有似李清照《乌江》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③引入李清照《乌江》诗,学生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④诗

6、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一个“招”字,体现革命领袖的号召力和声势的浩大。一个“斩”字,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未竟之志,沉着痛快、笔力干钧地流露出来了。⑤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诗中“旗旗”借代部队;“阎罗”影射反动势力的头领;首句设问,总领全篇。⑥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首句用设问,总领全篇。回首平生,豪情无限。身经百战,部下多有牺牲。后两句生发奇特的想象,如果我今日牺牲必去阴间召集旧部,率十万精兵斩杀阎王。⑦朗读指导:要读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

7、鬼雄”的凛然正气。“意如何”、“艰难”、“招”、“斩”要重读,“斩”要读出痛快淋漓之感。⑧学生读全诗,背诵。(2)解读第二章。①学生读全诗。②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③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的头悬东门典故,表达了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捷

8、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飞来”是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代名词。纸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彩。捷报当纸钱,活脱突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口吻,妙语天成,壮而不悲。④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诗中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狼烟作报警用,这里借代战争。⑤朗读指导。引入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