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第1

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第1

ID:2353691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第1_第1页
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第1_第2页
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第1_第3页
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第1_第4页
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

2、第1内容显示中 问:这些年您一直在国外,国内很多年轻人都特别关心您的行踪和学术走向。  李:真的吗?我都怀疑你们这一代人根本就不知道我是何许人也。坦白的说,我是1992年1月份离开的,到今年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在外面主要是教书。在维斯康辛大学、密西根大学,去年是在苏瓦斯莫学院,最多的是在卡罗纳多学院,算他们的正式教员,开课,名义上是客席讲座教授。主要开中国思想史、美学,还开过《论语》。  问:在国外开这些课反响怎样?  李:我的课还比较受欢迎。他们学校都有学生给老师打分,要评定的,但是结果不会给老师看。在卡尔纳多学院,一个班最多不能超过二十

3、五个人,但是我好几次都有二十七、八个人,大概也因为我在那儿服务得好。  问:您在八十年代很活跃,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您的著作就很少看到,相比于八十年代,不知道这几年您的思想有什么新进展?李:大概今年之内,国内也许能出两本书。一本书汇集了我这几年的一些论文,还有一些对谈记录,叫作《世纪新梦》;另一本是《论语今读》,把《论语》又翻译了一遍,做了些评论。八十年代的一些看法,我基本上没有变。美学上、哲学上、中国思想史上都如此。我讲,我的一个特点是比较顽固。不管人家批判我也好,左的批判、右的批判,只要我认为没什么要修改的就不修改。  自由主义缺乏历史性  问:我读您的相关作品,注意

4、到您在八十年代后期特别强调偶然性、命运这些概念,您的主体性实践哲学,您也说过它是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而历史唯物主义恰恰是强调历史的必然性,强调跟命运相背的一些东西,您能否解释一下这一点?李:其实我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在“文革”,我在第一本《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强调的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但我已经含蓄地讲到对马克思主义有一种不恰当的了解和强调,强调必然性和理性太多,其中已经提出,除了人类主体性以外,还有个体主体性,就已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后来刘再复引用了我的观点,在文学领域讨论个体主体性。我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讲个体性的学派或学者,在于我认为个体性不是一下子就来的,而是有一

5、个历史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能笼统讲“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你不能说原始时代人生来是自由的,也不能说两千年前人生来是自由的,自由是经过一段历史发展才具有的,还是具有历史性的。这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是对的。但过去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受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只强调必然性,这就不对了,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谬误。有个人写文章批评我,但他引了我一段话:“从黑格尔到现代某些马克思主义者有一种对历史必然性不恰当的、近乎宿命论的强调,忽视了个体、自我、自由选择,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偶然性的巨大历史现实。”我至今仍是这个看法。就历史必然性而言,我是反对黑格尔的,黑格尔主义在马克思主

6、义里面,特别是斯大林及以后强调得很厉害,其实马克思主义应该避免这个东西。所以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本是亚里斯多德主义,不同于柏拉图强调理念、共相,亚里斯多德主义强调个别。总之,个体的自由不是从来就有的或生来就有的,我很强调历史性,从这个角度说,我还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这方面有道理。  问:我不知道您对刘小枫的一些观点怎么看的,他在基督教神学背景下经常强调偶在个体的生存困境,您对这个怎么看?  李:我总是感觉,他,还有以前的刘晓波——当然刘晓波根本不能与刘小枫同日而语,他没什么理论,只是情绪性的——他们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历史性。我认为现在很多理论,包括自由主义理论都缺乏历史性

7、,好像一些原则是先验的、生来就这样的。我跟他们的一个基本区别是:我认为一切都是历史产生出来的,历史不是哪个人的,而是整个人类的历史。  问:我觉得您说的这些正好说中了他们的要害,但是对于历史的理解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李:当然,什么是历史,这是个大问题了。我的看法和他们很不同,我讲吃饭哲学,历史是什么,历史首先是些人和人的活动,对不对?人首先要活,简单地说,活首先就要吃饭。我在第一本书《批判哲学的批判》中讲到,人是使用、制造工具来吃饭的,今天为止,什么都得靠工具,离开工具,人就没法活。今天各种电器,不都是工具吗?这个就是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人类生存首先是物质生存

8、,要使人活着,包括衣食住行和寿命,这就是历史的基本要素,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是精神的东西。我认为这个基本事实,被很多学派、很多学者所忽视,而这正是马克思所注意的。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他们忽略了物质基础,不懂经济,老搞文化批判。所以我讲要回到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坚持我的吃饭哲学。有人说白痴也会吃饭,那好,就叫白痴哲学吧。  问:我提一个小问题,您刚才说要回到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但您原来又经常讲“主客体”,我觉得要回到他们那个时候,应该更重视经验的东西,而“主客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