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

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

ID:23532795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_第1页
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_第2页
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_第3页
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_第4页
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导体电阻实验器的设计与应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53017)卞晓娟高中物理中电学是很重要的部分,研究导体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电学部分很重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重点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在原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自制了导体电阻实验器(如图1所示),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用途本仪器用于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之间的关系。2结构(1)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铁丝,直径为0.5mm)以“Z”字形连接在接线柱上,接线柱1、2,2、3,3、4,4、5,5,6,6、7间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均为50cm。接线柱3、4、

2、5、6、7上各有一个可转动的铜片。(2)接线柱12间是一根粗细均匀长约80cm的金属丝(镍铬丝,直径为0.5mm),触片3与金属丝紧密接触且可以沿金属丝自由移动,刻度尺可测金属丝的长度。(3)将材料相同、粗细不同的6根金属丝(康铜丝)以“Z”字形连接。接线柱1、2,2、3,3、4,4、5,5、6,6、7间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均为50cm。3操作3.1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定量关系如图1所示铁丝实验中,接线柱1、2间导体长度为L,测出该段导体的电阻。接线柱1、3间导体长度为2L,测出该段导体的电阻。依此类推,接线柱1、7间导体长度为6L,测出该段导体的

3、电阻,从而研究当导体长度成倍数增加时其电阻与长度的定量关系。图1镍铬丝实验中,以1、3段导体为实验对象,将触片3移到导线某一位置,测出1、3段导体的长度和电阻;将触片3移到导线另一位置,测出1、3段导体的长度和电阻。通过移动触片3可得到多组L、R的值,从而研究当导体长度任意变化时其电阻与长度的定量关系。3.2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图1铁丝实验中,接线柱1、2间导体横截面积为S,测出该电阻。用铜片连接1、3接线柱,1、2间导体横截面积为2S,测出该电阻;再用铜片连接2、4接线柱,1、2间导体横截面积为3S,测出该电阻。依此类推,用铜片连

4、接1、3、5、7接线柱,连接2、4、6接线柱,1、2间导体横截面积变为6S,测出该电阻,从而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图1康铜丝实验中,分别测出6段金属丝的直径,并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如图2所示,将金属丝紧密绕制,用刻度尺测出宽度,除以圈数,便是金属丝的直径,再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或使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分别测出接线柱1、2,2、3,3、4,4、5,5、6,6、7间导体电阻,从而研究出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3.3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通过上面两个探究实验,得出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

5、积成反比的结论,即:R选取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3个导体,比较它们的电阻,得出导体电阻与材料有关的结论。将以上操作中记录的数据(R、L、S)带入上式,计算出比例系数并进行比较,k值与导体长度无关,与导体横截面积无关,仅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在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的条件下,k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k是表征材料性质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用符号ρ表示。4保养本仪器通电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1min),以免金属丝过热而影响实验结果。本仪器不能剧烈振动,且金属丝不能受压,以免金属丝因变形影响实验结果。5优点5.1规律性强(1)

6、由于导体的长度成倍数关系,所以导体电阻和导体长度的关系能很直观地得出,规律性较明显。(2)由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倍数关系,所以导体电阻和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能很直观地得出,规律性较明显。5.2普遍性强(1)由于导体的长度可任意改变,所以导体电阻和导体长度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性。(2)由于可以选取任意粗细的康铜丝(或其他金属丝),所以导体电阻和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性。5.3准确性强由于实验中可测出多组数据,因此可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增强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5.4可操作性强(1)实验中每段导体长度都有50cm,若横向串联这6段导体,有3m长,对实验器

7、材要求较大,本实验设计成“Z”字形串联,避免了这个问题。(2)在改变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时操作较简单。(3)实验电路可采用较简单的伏安法(如图3所示),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时,只需将对应的接线柱接入电路即可。(4)以上实验器材,既能消除传统实验设计的单一性,又能增强实验数据采集过程的多样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收稿日期:2015-01-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