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22413
大小:18.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燕子过海》教学设计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燕子过海》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义。 3.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 6。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
2、难点:理解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 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义。 3.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
3、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教学难点: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 教学准备:地图、地球仪、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每当春天,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 又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同学们你知道吗,燕子从北方飞到南方去,会飞过哪些地方?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过海》一课,看看小燕子是怎样飞越大海的。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4、 1.听录音。 2.看地图或地球仪,知道燕子过海要飞过哪些地方。 3.请学生简单地说说课文什么地方令人感动。 4.再听录音,说说课文的哪句话写得特别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研究课文的开头。 1.许多同学说课文的开头写得好,我们来读一读,具体说说好在哪里。(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的写法) 2.自问自答的写法在本单元的哪一课学过?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这是我小学的老师》) 3.练习朗读,把大海无边无际、很辽阔的感觉读出来。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自读这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
5、么。 2.理解词语“不分昼夜”。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讨论:燕子干吗要“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3.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这一段,边听边想像:你脑 海里有没有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觉得课文的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 (①风平浪静:没有风浪。 ②“蓝色”一词写出
6、了颜色。 ③“寒冷”、“温暖”是一组反义词,用在句子中很具体。) 4.读读写写这些好词语。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自读这一段,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实在是太疲倦了。 2.理解重点句: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①出示句子,齐读; ②比较读,说说加点字作用;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B“燕子一定是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飞下来,停在甲板上休息。”
7、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播放录音 出示句子 ③交流: (“太”写出疲倦程度深;“落”说明已经飞不动了;“伏”是说燕子已经疲倦到连站都站不动了,只能伏在甲板上休息 ④让学生做“伏”的动作 ⑤对比读,体会 3.那为什么燕子只休息“一会儿”就又“展翅起飞”了
8、呢? 4.理解“崇敬”的意思: 讨论:水手们为什么“崇敬”小燕子? 你是怎样学懂这句话的? 5.再读读这一段,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如:停止了呼吸的燕子,已经没有知觉了,水手们为什么要“轻轻放”) 六、小结,朗读。 1.小结: 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