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

ID:23434651

大小:11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7

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_第1页
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_第2页
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_第3页
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_第4页
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方法在高考物理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考试说明》中对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考生有“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这一能力的考查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层出不穷.    1《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2)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求解.    2把握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    (1)能根据具体的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把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条件用数学方程表示出来.    (2)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经

2、过数学推导和求解,或用合适的数学处理,或进行数值计算;求得结果后,有时还要用图象或函数关系把它表示出来;必要时还应对数学运算的结果作出物理上的结论或解释.10    笔者就几道例题阐述一下高考试题中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2.1三角函数    例1(2009年新课标)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1,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F先减小后增大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减小D.F的功率不变    解

3、析由于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因此木箱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由受力分析及平衡条件得    mg=N+Fsinθ,    f=μN=Fcosθ,    两式联立解得10    F=μmgcosθ+μsinθ=μmg1+μ2sin(θ+α),    可见F有最小值,所以F先减小后增大,A正确;B错误;    F的功率  P=Fvcosθ=μmgvcosθcosθ+μsinθ  =μmgv1+μtanθ,    可见在θ从零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tanθ逐渐增大,则功率P逐渐减小,C正确,D错误.    2.2二次函数    例2(2010年浙江卷)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

4、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10m/s2).求:  (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2)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max为多少?  (3)图2中H=4m,L=5m,动摩擦因数μ=0.2,则水平运动距10      ?力的大小和方向,只有一组解,故B正确;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有一解,可能有两解,也可能无解,故C错误;已知两分力大小,可能有一解

5、,可能有两解,也可能无解,故D错误.答案:A、B.    3.3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例3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FsinθB.Fcosθ    C.μ(Fsinθ+mg)D.μ(mg-Fsinθ)      解析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然后对力F进行正交分解,F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水平向前F1=Fcosθ,同时使物体压紧水平面F2=Fsinθ.由力的平衡可得F1=Ff,F2+G=FN,又滑动摩擦力Ff=μFN,即可得Ff=Fcosθ=μ(Fs

6、inθ+G).答案:B、C.  10  解后总结(1)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求合力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比较麻烦,此时往往应用正交分解法,先把力分解,然后求合力.(2)应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步骤:①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正交直角坐标系,一般要让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使所有的力与坐标轴的夹角尽量为特殊角.②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沿两个坐标轴分解.如图5所示.③同一坐标轴上的矢量进行合成.    Fx=F1x+F2x=F1cosα-F2cosβ    Fy=F1y+F2y=F1sinx+F2sinβ    由此式可见,力的个数越多,此方法显得越方便.④然后把x轴方向

7、的Fx与y轴方向的Fy进行合成,这时这两个分力的方向夹角为特殊角90°.所以F合=F2x+F2y,合力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的正弦为sinθ=FyF合.        离要达到7m,h值应为多少?    解析(1)由A运动到B过程:  10  mg(H-h)-μmg•L=12mv2B-0,    所以vB=2g(H-h-μL).    (2)平抛运动过程x=vCt,h=12gt2,    解得x=2(H-μL-h)h=2-h2+(H-μL)h.    当h=-H-μL2×(-1)时,x有最大值,    smax=L+H-μL.    (3)x=2(

8、H-μL-h)h?h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