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34322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7
《史传散文的情感发现――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史传散文的情感发现――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 【内容摘要】“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可以借此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古代史传散文的教学。长期以来,史传散文教学的侧重点都在于用手术刀似的精确和冷静,完美地呈现内蕴的理性和知识。与此同时,“情感”作为散文至关紧要的特质,却往往被忽略或放弃。由此带来的“厌教”与“厌学”情绪,几成痼疾,弥漫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回归常态阅读,找准史传散文教学的落脚点,有效发现、深入挖掘文本之中蕴藏的情感因素,将之与学情、教情巧妙契合,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
2、道。 【关键词】史传散文情感因素常态阅读学情教情 史传散文不同于历史散文。先秦散文大多以记言或记事为主,写作取向在于陈述史实或阐述事理,人物描写并不作为重点。这一类散文称为历史散文。到了汉代,历史散文出现重大变化,开始以“传”的形式记叙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塑造人物形象。司马迁的《史记》作为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记叙历史事件的纪传体著作,标志着史传文学的产生。这一产生过程表明,史传散文的文学性更强,它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更丰富,更复杂。7 但是在实际的史传散文教学中,存在着两重明显的扭曲。第一
3、重扭曲,着眼于史传散文的知识性,将其视为僵死的文化遗迹,加以细致的解剖和研究;除了些许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旨内容的提炼,情感因素的发掘基本上不存在。第二重扭曲,着眼于教师的教,一味地企图灌输字词句等古代语言知识,结果徒然让学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迷失和厌倦。这两重扭曲的根源,其实都在于“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关注史传散文的特殊体式,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潜在兴趣,更好地确定正确与合宜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发现与挖掘。 一 作为一种特殊的散文体式,史传散文处处蕴藏着情感,但情感的呈现
4、方式有其独特之处。史传散文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情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一分述如下: 首先要关注作为历史真实人物,在历史特定瞬间所呈现的特有情感倾向。茅盾在《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中说:“《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大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水浒》如此,中国古代小说如此,作为中国古代小说重要源头之一的史传散文也是如此。如何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冷静描述中发现和挖掘情感的因素,这需要设身处地的悬想和细致入微的分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一节,涉及的
5、主要人物有三对:廉颇与蔺相如;赵王与秦王;赵御史与秦御史。蔺相如忠君护国之情为显,廉颇则为隐;秦王恣肆轻慢之情为显,赵王则为隐;秦御史骄纵狂傲之情为显,赵御史则为隐。显之情,学生容易体悟;隐之情,学生难于揣摩。关于廉颇,原文有两处描写:①“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7第一处既是诀别之语,更是决绝之语,足见廉颇胆识。这里既有对赵王远行的忧虑与不舍,又有对赵王不得不行的坚毅和无奈,更有断臂
6、求生般舍“王”存“国”的勇毅与谋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句话是极难说出口的,看看后世于谦弃英宗而立景帝的故事,就对会廉颇面临的后患一目了然。廉颇一心为国之情,就这样在复杂的情境中得以体现。关于赵王,文中的描写主要有五处:①“赵王畏秦,欲毋行。”②“赵王遂行。”③“王许之。”④“赵王鼓瑟。”⑤“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第一处与第二处形成对比,畏惧本是人之常情,最终愿以一己之牺牲而图国家之幸存,已是难得。第三处“王许之”,答应廉颇“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的要求,
7、这三字要读出血与泪,读出无奈与悲痛,读出孤独与坚强。第四处是无奈之情。第五处未能意识到“赵亦盛设兵以待秦”方是蔺相如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重赏蔺相如而忽视廉颇,留下遗患,这是赵王作为君主的不足之处。赵御史胆怯畏惧不足论,可与秦御史对照分析,共同作为蔺相如的陪衬。 其次要关注作者在撰述过程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独特的情感认知。《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传散文,它的首要特点就是“实录”。班固赞美《史记》:“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刘知几《史通》说:“爱而知
8、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可见“实录”是史传散文的根本价值所在。但“实录”并不意味着其中没有蕴藏作者独特的感情认知。鲁迅赞美《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就明确指出,《史记》虽是“实录”,却饱含司马迁自身独特的情感认知。“渑池之会”7中三对主要人物,司马迁褒贬如何,也要缘事循情,认真把握。这其中,对赵王和秦王的态度是关键所在。赵王从畏惧到坚定,贬中有褒;最后论功行赏,却只见睫前之勇,不见背后之力,则褒中有贬。秦王杀伐之后,想出“欲与王为好”的计策,软硬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