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ID:2341386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_第1页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_第2页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_第3页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_第4页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摘要:课堂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余负担的有效途径。为了能提质增效,我认为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从讲授型变成引导型;加强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从不知到学会,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外界的刺激: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也包括学生自己生理的反应和个体生理内化后的外显反映,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使学习效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因

2、此一班的学生几十个人,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一节课下来能掌握80%―90%的教学内容,有的可能5%的内容都没学会。就其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很少的,无外乎主要是:一个定义、公式、规律、定理和单位及换算而已。但部分学生甚至一个班里的一大部分学生有时在学习过后连物理量的单位都没有弄清楚。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呢?5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摘要:课堂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余负担的有效途径。为

3、了能提质增效,我认为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从讲授型变成引导型;加强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从不知到学会,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外界的刺激: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也包括学生自己生理的反应和个体生理内化后的外显反映,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使学习效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因此一班的学生几十个人,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一节课下来能掌握80%―90%

4、的教学内容,有的可能5%的内容都没学会。就其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很少的,无外乎主要是:一个定义、公式、规律、定理和单位及换算而已。但部分学生甚至一个班里的一大部分学生有时在学习过后连物理量的单位都没有弄清楚。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呢?5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从讲授型变成引导型。老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学生的思维是很容易处于半停滞或停滞状态,导致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没有听进去多少,也就不可能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讲究教学的常规套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练习,总结

5、等。可让学生先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看看课本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再提问,再回答,使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纠偏、纠错最终达到释疑。然后再由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来回答,去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样把学习的时间交还给学生,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时,教学也才达到了其真正的目的。如我在上人教版初三年级第十六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后让学生回答本节讲了哪些主要内容?分子是运动的,怎样

6、来证明?什么叫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有引力还是只有斥力?什么时候表现引力?什么时候表现斥力?(最好是先让学生单个回答,这样可以逼着学生完成一开始的自学)。从教学实际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回答课本上写明的内容,极少部分学生会从其它的参考资料上去寻找课本上没有写明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答案,几乎没有能从课本上所讲的事例出发去总结、对比、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或已有的现象、事例寻找出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中,学生从课本上知道分子是运动的,但分子通常看不见,也感受不到,如何来证明其运动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相应的方法,

7、即: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我们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由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组成,只要能证明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的分子都在运动,就能证明物质分子在运动。课本上就分别从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课本事例和实验的引导分析就教给了学生用分析法和归纳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就本节课中,分子间有作用力,当问到学生在什么时候表现引力?什么时候又表现斥力时,学生也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即: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反问学生那么什么距离为很小或是稍大时,学生们在学习时就没有追根

8、寻底的想过这个问题,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