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

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

ID:23392804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_第1页
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_第2页
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_第3页
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_第4页
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本土民歌进小学音乐课堂  摘要:江苏的音乐基础深厚,各地山歌、民谣,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众多。笔者以苏南音乐为例,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本土音乐文化,让小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系统地了解家乡的本土音乐,更多地了解江苏的风土人情,感受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本土民间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本土音乐;苏南民歌;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04-001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故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弘扬中国传统音乐,对小学音乐教育来说,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的工程中,小学音乐课堂应突出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由浅入深,并逐渐扩大视野,包括地方性的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传统音乐。因此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教授我国民歌,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依托乡音”,从演唱家乡本土民歌入手,循序渐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5  笔者出生、工作于苏南,如何进行有效的本土民歌教学,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究:  一、了解苏南民歌发

3、展,激发学习兴趣  民歌的风格、特点的形成都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爱好、文化传统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等因素分不开。小学生本身的年龄较小,知识基础薄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往往停留在表面的好听或不好听,当代流行歌曲旋律简单舒畅、歌词通俗易懂,大受孩子喜爱,与之相比,本土民歌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苏南位于江苏南部太湖流域一带,风景秀美,水网纵横,物资丰富。在教苏南民歌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也可编成短小的情景故事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时播放地方民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小巷风韵》一课教授中,学生一开始

4、很难理解具有苏州典型评弹特点的节奏,认为这种音乐有点“老土”,我就以介绍苏州评弹的曲调为基础,用PPT展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多元感官,很快理解并接受了这种风格的音乐,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  二、梳理苏南民歌特点,把握音乐风格  苏南自古风调雨顺,气候宜人,使得苏南民歌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流畅,节奏工整,体裁多为小调。其音乐风格往往体现在一字多音的长音行腔、大量的装饰音和特定曲子用方言演唱上。苏南民歌多使用当地方言――5吴语进行演唱。吴语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发音较靠前靠上,这种发音方式有些低吟

5、浅唱的感觉。小桥流水般细软酥糯、甜润委婉的旋律唱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许多苏南小曲如《姑苏风光》、《无锡景》、《紫竹调》等,甜嗲的方言融入歌曲中,将苏南音乐的风格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教学能从这三方面着手,学生一定能更好地把握好苏南民歌特点,从而更加喜爱并萌生继续探究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愿望。  例如在《姑苏风光》一课教学时,学生在初听时都很排斥这首歌曲,因为歌曲是用苏州方言演唱的,且旋律流动性很强,乍听起来很专业,学生都没有信心学好。在教唱过程中,我从听觉入手,利用民歌口口相传的特点,尝试让学生用“mu”进行模唱,反复强调一字多音要唱的委婉曲折又不生

6、硬,这个环节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填入歌词时也没有过多强调,因为苏州话对于从小生长在常州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还是以模仿为主。  在用苏州方言教唱完毕这首歌曲后,我用普通话范唱了这首歌曲,学生反而哄堂大笑了起来,都说这样唱起来太奇怪了,根本不是歌曲原本的味道。我会心地笑了,因为我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了。  三、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仅凭教师口口教唱、跟录音学唱苏南民歌,学生显然很难理解、把握这几千年积累下的文化精髓。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爱上平时接触较少的本土音乐,并萌发探究本土音乐的想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5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7、学生对音乐的本能是从听觉开始的,若能选择典型的苏南音乐进行欣赏为切入点,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选择《紫竹调》《太湖美》等具有苏南民歌的长音行腔特点的歌曲,从歌曲演唱的咬字吐字、语气、速度、力度等方面给学生讲解分析;一些优秀的器乐作品拿来给学生欣赏也是再好不过的,例如小学苏教版音乐课本六年级上册典型的江南丝竹乐《欢乐歌》等,为学生铺垫了浓浓的地方音乐氛围,更好地辅助教学。  除了听、唱活动外,课堂中的歌曲编创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还处在一个好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接受能力快,也乐于尝试。我经常在课堂中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乐)曲

8、伴奏,并根据音乐的速度和旋律自己尝试应该用怎样的节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