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

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

ID:23369424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上传者:U-9952
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_第1页
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_第2页
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_第3页
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_第4页
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论文本细读中的单元解读  【关键词】单元解读文本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14-07  从当前的阅读教学来看,对同一篇课文,教师们在教什么、学什么上,往往见仁见智。而不同教师在演绎同一篇文本时,选取的教学内容更是截然不同,这体现出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线教师驾驭教材的随意性,教学中出现内容的泛化和重点的偏离。诚如崔峦先生所言,语文教师难当,首先不是难在驾驭教学上,而是难在驾驭教材上,需要教师“从课文中找”,所以阅读教学不应是“教课文”,而应当“用课文教”,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什么,练什么,教学才有成功的希望。  一、单元解读的内涵  “单元解读”就是对文本作统筹安排,分析其在整个单元中所起的作用,体会作者用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重在强调文本在单元中的整体意义。“文本细读”则是立足文本,对文本所蕴涵的内涵进行充分发掘,通过细致和反复地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阐释,在文本细读之后,从不同角度切入,挖掘出重点不一的教学内容。因为一篇课文可学可练的内容呈多元化,课堂也就变得异彩纷呈。因此,在文本细读的前提下,将文本放在单元里解读是可行的。5   以三年级下册的课文《一面五星红旗》为例,不少老师将重点集中在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情怀上,如果只是从单独文本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将文本放在单元里解读,就会发现,这种定位是偏离单元主题的。本单元的主题是“国际理解和友好”,而这种“国际理解”在文本中正是通过面包店老板对“我”态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来体现的。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结果上,由此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这种爱国情怀的理解、赞赏和他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国界的友好情意,并从中学习以外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  其它文本亦是如此,当它孤立自成一篇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文本细读,但是,当它处在整体单元时,就承载了这一单元独特的教学价值。因此将文本放在单元背景里解读,才能比较准确地选取教学内容,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设计出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语文知识点,从而有效地形成教学序列,为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二、单元解读需要整体把握  教师提高单元解读能力,可以促进单元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和整合。教师通过单元解读,可以充分把握一组教材前后的编排体系,理清读写知识结构的序列性,明确单元的主题,进而准确定位文本教学的目的性。人教版教材的单元安排有许多独具匠心、有现实意义的课文,教师要尊重教材原貌,充分理解单元的编排意义。  (一)理清序列5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一定倾注了专家学者、教材编写工作人员的大量心血和智慧,虽有不尽完善之处,但知识点相对有序列性,形成螺旋上升的体系,各单元之间有着内在的序列关系。但是现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太大,有的甚至在不熟悉教材编排体系和对编者意图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或是随意打散原有结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存在着精读课文略教,略读课文精教的现象。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依据文本定位教学目标,不该教的提前教了,该教的却没有教好,必定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序地提升语文能力。尊重教材,从单元解读中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有本可循,有章可依,才能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例如“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教材有许多单元都安排了相关的课文(见表1)。从表1我们不难发现,因为所在单元的地位不同,即便是相同的主题,它们所承担的教学价值呈现出了很强的序列性,无论是语文知识点还是情感达成度,都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又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必须理清单元的序列,遵循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规律,合理地实施教学。  即便在同一单元里,每一篇文章的次序安排都有着特定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中发现编者尊重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良苦用心。因此,阅读整组教材,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编者意图,教师在没有充分进行单元解读之前,不能随意打乱教材顺序。  (二)把握主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教材,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那5 就是按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每一个单元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单元内课文有着颇多相同的思想点、情感点、能力点和知识点。教师对教材的单元进行解读,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主题脉络,更要从单元的特点出发阐释文本的内容,研究表达形式,从而让单元教学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如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安排了《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打电话》这些课文(见表2)。从文体上看,单元中包含文言文、现代文、剧本和相声。《杨氏之子》中妙趣横生的儿童语言让学生深感智慧的魅力,《晏子使楚》中凛然正气的对话艺术让学生感受言语表达的效果,而《打电话》则让学生领略了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明确这一单元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有效地把握教材,合理地选择教学策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整个单元里的教学内容都应该为主题服务。在“语言的艺术”这一单元,除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言语的妙处,还要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搜集精妙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利用习作训练让学生写发言稿。作为单元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很好的积累语言和仿说仿写的训练点,能形成有效的语言训练。  (三)明确教学目标  理清教材的编排序列,明确定位文本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单元的教学主题都是为了实现文本教学价值,这也是教师根据文章实施教学,培养具有个性化语文素养的学生的前提。  例如,《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都是古典名著的节选,但放在不同的单元,它的单元教学价值却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准确定位文本的单元教学目标。《猴王出世》安排在“中华古典名著”5 单元,本组教材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时该文作为略读课文放在本单元的最后,它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运用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和文章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交流感兴趣的人物形象。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则安排在“作家描写人物”的一组,又以精读课文放在单元最前面,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另外,教材中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中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圆明园的毁灭》等,这些课文内涵深厚,但这些保留的课文被编入新的单元,它们就承担了新的教学功能。像《圆明园的毁灭》编在五年级上册第七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组课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这组课文在“导语”中明确指出,在“思考和练习”中要求学生“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在“选做题”中鼓励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今天的强大”。由此看来,教学这篇文章,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在搜集运用资料的过程中体验“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教师只有从单元解读入手,才能不断用新的理念重新设计教学,才能发现老课文教学的新重点,准确定位文本的单元价值,真正驾驭教材。  总之,把文本放在单元里解读不仅体现语文教学新的理念,符合教材的编排意图,更重要的是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每一篇文本的教学价值,对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责编黄鸿业)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