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21161
大小:9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文本解读研究的前沿探索——《名作细读》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2012年第4期总第4期发行日期:2012年12月30日主办:上海市吕巷中学语文教研组主编:崔海霞本期责任编辑:崔海霞;简讯:I;♦11月29日:吕巷中学、钱埒中学两校初三语文教学交流。!I♦12月20日:书法学习。|!♦崔海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农村初中生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一文在《金山教育》发表。I|编者语:12月份,语文教研组安排同读孙绍振《名作细读》一书,大家读的过程中大II部分老师感觉读起来收获很大,但是要以读后感的方式呈现出来,都感觉难度很大。!I为此,编者把《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第五期《文本解读研究的前沿探索一;!Y名作细读〉述评》一文印发给大家,望各位老师好好学习研究。|文本解读研究的前沿探索——《名作细读》述评◎谢平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如何解读文本,一宜是语文教师举棋不定的难题。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加强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对文木解读的重视。它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这些理念显然是积极而合理的,但是随着课改的实施,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文本解读脱离文木;第二,文木解读陷于过度诠释;第三,文木解读中学生主体性的失落;第四,文木解读中 教师指导的缺位,而川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最大的原因在丁•,语文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成体系的文本解读的方法论。构建有理论基础的文本解读方法论体系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耐心的。目前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最缺乏的就是成休系的文本解读方法论。语文教学脱离文本己是不争的事实,在阅读教学屮,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弱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关于文木解读的理论很多,但是能将理论与文木解读进行磨合的人少之乂少,可见,我们并不缺乏理论,而是缺乏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系统方法。换句话说,在文本分析面前,我们说的多做的少。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观照现实,更重要的是需要建构理论和方法。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就是敢为天下先的一部著作。他在书屮积极地探索构建文本解读的方法论体系。一、别开牛:面的一种新视角:文本微观分析(-)文本微观分析的理论基础孙绍振先牛的这本《名作细读》,有一个副标题——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显然,该著作是从文本的微观分析的角度來研究文本解读的,这的确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因为当前的中学课堂上,对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是难点,也是弱点。许多语文教师,在面对文本的外部,对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文化语境方血,一个个口若悬河,学富五车,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进入文木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奧秘呢?原因在丁•当下许多语文教师缺乏深厚的宏观学养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因此,“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是由来己久的顽症,却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的避难所,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表面上热闹,实质上空洞、花里胡哨。对丁文本的分析内涵却如蜻蜓点水,木偶探海。可见,当前最缺乏的,还是微观的,而且是广泛的、大量的个案分析。书中,作者通过娴熟地运用与机械反映相对立的审美价值论,与真善美统一相对立的真善美三维“错位”理论,在方法上用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反合的内部矛盾转化的模式及结构主义的层次(表层和深层)分析法,对多篇经典文本展开了深入而细密的解读与阐述。(一•)文本微观分析实施的前提作者以崭新的视角论述了对文木进行具体分析的可操作的系列方法,他提出了还原与比较(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历史比较与逻辑比较)。孙绍振先生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文本解读方法,原因在于,除了追求理论上的提升以外,更重要的是追求阐释文本的有效性,特别是阐释微观文本的有效性。长期以來的中学语文教学将人量的时间花在作品分析上,但我们的文本细读水平却不高,除了以上的原因外,作者认为,“第一,流行的文学和语言学的观念,在根本上是落伍的,远远落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成就之后;第二,方法在根木上是错谋的,实际上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造成大量的庸人自扰。”止如作者所说,'‘口头I:,大家都在喊'具体分析',可一到具体文本,却还是印象和感想泛滥。”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时,往往把肤浅的赞叹当成分析,充满重复性的无效信息,对文章主题的任意性拔高及过渡阐释。也就是说,目前的任务不仅仅是观念更新,而且在于把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一•、对文本解读方法论体系的构建(一)还原法:回归文本在文本解读方法论的探讨上,作者提川的第一个方法是:还原法。作者认为,所谓还原法,“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牛•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形态之间的差界,有了差界就不愁没有才盾了。”也就是说还原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揭 示矛盾,然后才是如何进行分析。那如何找岀可分析的矛盾性呢?没有矛盾,没有差异,就无法进入分析的层次。关键不在于要有矛盾,而是如何把矛盾揭示出来。因为一切经典文木都是天衣无缝的,矛盾不在表面,不是现成的,得有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把矛盾揭示川来。首先,“找到关键词语,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差异和矛盾,看特殊的心灵奇观。”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來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再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也就是找到文本的可讲性、可分析性。其次,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可对话性。“要在学牛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川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把作品所表现的对象——人物和景物一一将其原生态,未经作者心灵同化的状态、逻辑想象出來,让它和文本中的形象形成对比,:矛盾就不难揭示出來了。”还原法的提出恰恰击中了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弱点,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因而,从根本上来说,也就谈不上可分析性。还原法的提出为文木解读提供了一种可分析性与可对话性。还原法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以往我们在解读作品的时候,更多的去关注作品的政治意义,而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一种审视。它要求我们认清的一个事实是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实质在于给人的情感的一种体验及熏陶。(一•)比较法:文本互证在使用还原法进行作品解读时,通常白一个缺点,就是孤立地、单独地分析一篇作品,而作品深刻的内涵很难充分显示出来。这是因为,文章不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且是心灵感应的发现,而心灵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是不完全的,即使有正确的理论,也很难把艺术作品的生动感性充分表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作者认为,作品解读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比较,它分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历史比较与逻辑比较。作者在书屮丄要使用了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对作品进行个案分析。(1)同类比较同类比较是指“将成系列的,同类题材风格不同的作品放在一处解读”。读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的就是要读出个性來,读出它的与众不同。读过之后,感觉不到经典文本的独特,就没有真正读懂。孤立地欣赏经典文本,可能造成对作者和读者两方面个性的蒙蔽。为了剖析经典文木的个性,一个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同类经典文木共组。其目的是提供现成可比性,帮助读者从被动接受进入主动分析和评价。比较是分析的前提,分析建立在可比性上。一般情况下,作品之间缺乏可比性,需要相对高的抽象力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但是题材同类的作品有现成的可比性,这就为我们进行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作者在书中选择了六首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同样写秋天的诗词,把现成的差异和矛盾放在面前,同样写秋天,体现川来的人格或者作品的风格都不一样,体现出六种不同的古典诗情。杜牧的《山行》打破了多年的想象机制,破天荒地认为叶子比花美,秋天比春天美。用叶子比喻秋天的独特美确实是这首诗的个性之处。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济南的秋天》,老舍称赞了秋天的“清”和“静”,而《故都的秋》,除了称赞“清”和“静”夕卜,郁达夫还把“悲凉”当作美。因此,作者认为,结合作品进行深入地具体分析固然不错,“同时还要防止孤立地封闭分析。分析要开放,最好把作品放在系统中,在多方團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分析,结论才有可能深入”。(2)异类比较界类比较,则比同类比较需要的抽象力度要髙得多。这是因为,比较不同类的作品,要在相 似点上进行,就需要撇开各自丰富的属性,仅仅抓住一个共同点,这是需要抽象能力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不同类,就没有现成的、直接的可比性,但是如果提高到另一个层次上,也同样有可比性。不同类的文章,在表现作家、诗人的心态方面确有同一性的。从不直接同类的文章中概括出可比性,洞察看似无序的文章中隐含着的作家心灵的共同性,需要更高的抽象力。如《荔枝蜜》和《背影》,本來好像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把抽象的层次提高,把具体性的成分排除掉,就可以与《背影》相比了,它们都是写无条件的奉献精神。有了这一点相通,就可以进入比较深入的分析:一个是写对社会无条件的奉献,一个是写对儿子无条件的奉献。因此,不管作品之间多么不同,只耍在一点上求得相通就可以比较。止如作者所说,“世界上很少有现成可比的东西,也没有绝对不可比的东西/比较法是对当下文本解读现状中唯单篇文本解读至上的一种反击,给了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是单篇,还是一个单元的文章,我们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孤立地分析,要触类旁通,这也和高屮语文课程标准提岀的模块教学的理念是一致的。总之,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也就是作者说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祁需要分析者具备很强的抽象能力。同时,比较法和还原法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还原法还是比较法,都提供了一种可分析性与可对话性,在对文本进行微观分析时,两种方法缺一不可。这是孙绍振构建文本解读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作者极力想在本书中实现的主要目的。总之,作者在《名作细读》中试图通过对多篇名作的微观分析的个案研究,探索并初步构建文本解读的理论体系,并探索可操作性的系列方法。三、孙式文木解读方法论的前瞻与局限孙绍振先生的难能口J贵之处,还体现在他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新课改的理念多么好、多么先进,述是他在文本解读研究领域探索的系列方法论,要想进一步地开展及实施,都离不开一个前提因索一一教师索质的提高。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改的是教师。他在书中多次提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在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修养。他认为,要想在文本解读上有所成就,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学审美修养,这样才能分清审美价值和实用功利价值的区别,特别是对文学风格的高度修养,培养自身的艺术感受力。语文教师尤其婆学握多种文本解读的理论及方法。其次是提升口身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科学的抽象能力和具体分析的能力,如在文本中看起來平淡的地方分析出深刻的人文内涵來,是需要真功夫的。第三,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表达高手。用作者的原话讲,就是“去蔽”的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屮不可缺少的能力。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对当下文木解读研究领域的贡献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文本解读理论体系,提出了系列的方法论。尽管他自己也认为并不成熟,但这是一次可贵的探索。第二,为西方文论与中国经典文本的磨合创造了一个典范。打破了以往阅读教学研究那种随感式的研究现状,给今后的文本解读研究探索了一条可鉴的道路。出然,作为一部“开山”之作,该书的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作者在书屮所作的文本解读研究,涉及的范围要大的多,其理论依据以及提出的系列方法论,在中学语文界能不能具备可操作性还值得商榷。孙式文木解读方法论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该怎么使用?用他的方法到底解读到什么份上才算合适?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牛又该怎么进行处理?是不是要把所有解读出来的都讲解给学生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及疑惑,还有待研究与考证。但不管怎么样,孙绍振作川的努力以及探索是值得肯定及效仿的,期待今后的有识之士,沿着这个方向,能在文本解读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参考文献:[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1孙立权,阎慧平•阐释过度与解读不足——例谈课文解读存在的问题[J].教学大参考,2009,(5). [3]代秀秀.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屮文本解读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0,(8).[4]干.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谢平云南师范大学650222)还原法确定小说《变色龙》的教学内容吕巷屮学林晓艳《变色龙》是一篇经典小说。一提到小说,小说的三要素就是它的教学内容。这篇小说的主耍情节是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围绕“小狗的主人究竟是谁”这一问题展开,对狗的称呼不断在变,处理意见也在变。所以它的情节就是一个“变”字。在“变”屮,人物的性格确是不变的。从这些人物身上可以看出:十九世纪沙俄专制统治的黑喑腐朽。于是有了如下的主耍教学内容。一、理清情节结构,把握人物形象。1.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态度有几次变化?请用简沾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2.奥塑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从奥楚蔑洛夫对待老百姓和对将军的不同话语屮,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二、主题探讨从警官奥处蔑洛夫的行•进,我们看到怎样的社会?以上内容,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会花人半时间去分析的问题。用孙绍振老师的话来说,我们是在“重复学牛一塑而知的东西”,是令人“厌恶”的。孙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原因在于:“方法,在根木上是错误的,实际上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那么本文的教学价值何在呢?在此,用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确定《变色龙》的教学内容。耍用好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最关键的是耍会提问题,而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矛盾。因此,我们还是要总结孙教授如何寻找矛盾,提出问题。孙老师云:解读文章,就是要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來,找出深刻理解文本的途径。提出的问题不应该是一般的表面的肤浅的,而是涉及文章特征的问题。方法一:与现实作比较发现矛盾。如解读《最后一片叶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了肺炎的人的生命主要是由生理和病理情况决定的,而在这篇小说里,却是由一种精神,一种对于佐命的信念来决定的。”由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这里,可以感到作者所要强调的是:人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注定要死广;反过来,只耍坚持生命的信念,就可以战胜死亡。现实生活中,倘若我们身边站着一个奥楚蔑洛夫,我们会如何看待奥楚蔑洛夫呢?这样一个官职低微、语言粗俗、当众出丑,且变化如此明显,讨好的嘴脸昭然若揭的人,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让人无法不鄙视。然而在小说描写的故事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一个人对他表示愤怒、鄙视、嘲笑,相反他们却是“对赫留金哈哈人笑”,这岂不是不合乎常理?而,这这一:矛盾,恰恰是教学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去探讨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小市民的特点,比给奥楚蔑洛夫贴上几个标签更有意义。另外,按照现实常规,作为一个到现场调查取证的警察来说,“赫留金的手指头到底是不是狗咬的”,应是关键所在,然而这一问题,学牛在文中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虽然一到广场奥楚蔑洛夫就问“这儿出了什么事?”但最后也没弄明白,却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发展情节, 直至结尾,这一矛盾是不是史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呢?方法二:从作品的语言上发现问题。如作者超常规用词的特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关键词,《变色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体内容的小说。这篇小说和契诃夫其它小说的不同就在这里!小说的精彩就在直接引语,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儿乎全依赖人物语言加以刻画和推进。对话就应该成为这篇小说的主要教学内呑,而在阅读屮,发现“省略号”在对话屮多次出现,达40处之多,其屮奥楚茂洛夫的语言屮达一半之多,比如表示说话被打断的如:“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赫留金开口了,拿手罩在嘴上,咳嗽一下。(这是被咳嗽声打断。)“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少说废话!”(这是被警官的训斥打断。)“拿得准,长官……”“我也知道。”(这是被警官的抢白打断。)表示惊恐情绪和慌乱语调的如:“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脫下来……真耍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耍下雨了……”表示说话声音延长的如:“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这里是警官对小市民的训斥,他拖长了腔调,显得气势凌人。)让学生细细品读人物的对话,从这些省略号屮一步步认识一个鲜活的奥楚蔑洛夫,这样的过程是不是更有意义呢?,孙老师说:“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与,要在学8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血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这样的分析才是启效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读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有感上海市吕巷中学预备年级雷志东人家都知道,要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须从源头上做起,这个源头就是我们所说的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就是冋归文本,做好文本细读。而当前在文本解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浅尝辄止,也就是大致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没有仔细研读文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就匆忙下结论。而《名作细读》一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在阅读教学上给了我们一种方法的指导,使得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法可循,能够有效地抓住阅读文本和教学文本,深入地探讨文本的含义,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也为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提供某些必耍的帮助。孙教授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文本解读的方法:一、还原法。他认为:“本来所谓分析,起码应该分析矛盾,如果拘泥于统一性,就谈不上矛盾"。粗浅地说,还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來,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二其核心就是将文本屮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木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木。也就是要善丁•寻找"缝隙”,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Z处,作品自身的“矛盾”,作品跟生活、跟人之常情的“矛盾”。联系到自己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请学生归纳一下于勒的性格特点。学生说:“于 勒是一个身世浮沉的,染上社会的恶习惯而最终'咎由自取’的人。”后,我引导全体同学围绕于勒有没有闪光点展开讨论:“他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我也不时“挑拨”、引导,现将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1、•丁•勒并不是那么的无情,他到美洲之后,经济上略有好转就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表达他对哥嫂的怀念之情。2、他破产之后,乂给哥嫂写信。这封信虽然简短,但是细心体会,实际上是挺感人的。他隐瞒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不想让哥嫂担心他的健康和前途。他还希望赚了钱之后,再冋到自己的家乡,和哥嫂“一切快乐的过日子”。可见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亲情的渴望。3、后来,于勒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却没有回到哥嫂身边来,不愿意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这与“我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4、我们无法嘲笑于勒,是那个金钱的世界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向了人生悲剧的深渊。我们无法啊嘲笑于勒,我们要反思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因为很多事情淡漠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的爱心。我想这样处理大概可归结为孙教授的“还原法”吧。二、比较法。他认为:“比较有两种,一是同类比较,二是异类比较。同类比较要容易一些,异类比较。需要的抽象力度要高得多。这是因为,比较不同类的作品,要在相似点上进行,就需要撇开各自丰富的属性,紧紧抓住一个共同点,这是需要魄力的。同类比较,相似点是现成的,比较就相当容易。”这个可以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江雪》为例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对自然景观发出了那么真诚的赞赏,那里的美,远离尘俗,但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欣赏则可,“不可久居”。柳宗元就这样坦然地离去了。柳宗元性格的一个侧面是比较执著于现实,这在此文屮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而在诗歌屮表现出来的则是另外一面,那里充满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头两句,强调的是生命的“绝”和“灭”,一个孤独的渔翁,在寒冷、冰封的汀•上,是“钓雪”,而不是钓鱼,不要说“其境过清”,就连寒冷的感觉都没有,孤独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和散文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境界人不相同。把诗歌里的柳宗元和散文里的柳宗元的羞界抓住,加以分析,比之一味只承认只有一个统一的柳宗元要深刻得多。《名作细读》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还不能够真正地深入到文木中去,我们把文本分解了,我们把活生生的文本肢解为毫无生气的知识,文学文本理应带给学生的文学本身所独有的“美''无法在课堂上呈现,使得我们的教学,不光学牛不爱听,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感觉文本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名作细读》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进入文本的方法,提供了深层挖掘文本意蕴的范例,这本书启示我们,改进以前的阅读方法,学习孙教授提出的“还原法”“比较法”,从具体的文木出发,把原生状态和形彖之间的并异揭示出来,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在细微处分析文学文本,认识文学的创作规律。其次,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不盲从于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能够独立思考,人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身体力行实践自己的理论,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总之,《名作细读》从总休上来讲,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好好研读的一本书,在这里,粗略地谈一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希望能和大家能够一起进步。《名作细读》读后感朱翔 顾名思义,名作之所以称得上名作是因为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它承载看人类共同的精神情感。但怎样读出名作的“味”来,如何保持经典的原貌又在检验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对世界文化的传承力度。在这方面我们似乎做得还不够,包括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个民族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的下降造成的危害将是重大的。不夸张地说,阅读经验的贫乏是继阅读量少之后的乂一重要因索,直接导致了阅读质量的下降。年轻一代在阅读屮体会不到快乐,其至厌倦阅读,应试教育成了制约学生广泛阅读、阅读力提高的软肋。语文教育家孙绍振先生凭着多年的阅读经验与大学课堂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将深厚的理论根基与创作实践相融合,为今天的阅读名作拓开了一条先河。此书是继他《文学创作学》、《文学性讲演录》之后的乂一部文学教育研究专著。在此书中既开拓了以前的理论成果,乂吸收了近两年新的思考,可以说是一本示范性很强的必读参考卩。在此书中作者回避了艰涩的理论,将传统审美与四方最新的理论成果进行了二度诠释。读者仍能读到理论的影子,但这些理论不是生吞活剥的搬来搬去。全书七章解读了85篇经典作品,文体覆盖了诗歌、散文、杂文、小品、小说并包括了报告文学、纪实类等非虚构作品;横跨古今、中西;理论涉及到中国古典美学、结构学、叙事学、现象学、接受学、阐释学、西方美学、陌生化、心理分析等,真正体现了跨学科多纬度的文化分析。前六章基本以“人”为核心,从作家与受众,语言与修辞,文化心理与人文关怀诸方血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将理论的权威与人心的温润结合起来,给作品投以足够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社会、个体生命放置到同一高度来度量,充分显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博大与一贯持有的对文化的宽容。同时体现出一个语文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景仰,以及对人类高尚情操的肯定与畅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先生在把握住人类对崇高的追求这个基本精义之外,深深地为人类在精神领域屮的探求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起到烛照心灵、影衬人心的作用。最后一章通过小说理论的读解,将艺术审美与小说技术合诸讲解,没有创作体会的人是写不好这些的。孙先生既站在鉴赏者的位置上又顾及作家的创作实际,避免了不着边际的抽象空谈,言之有物,言之有味。比如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拉开距离,情节的理性因果和情感因果,人物的对话和潜对话等等,这其屮虽有理论的影了,但鲜见晦涩的名词,将理论平坦地放下来,少了学院的陈腐气与书生气,多了民间性与通俗性,读来轻松自然,妙趣横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与扎实的理论根基,惟有融会贯通方能如此纵横丁文内与文外,为读者提供了进入名作的精神准备和知识贮备,也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在保持启发性和原创性的基础上,为专业文学研究者开辟了一个专业方向,这一点更是弥足珍贵的。孙先生除了诗人、文论家等文化身份外,他还是个幽默家,他的语言有着一种张力。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孙先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抽象演绎的理论回到丰富的经验中去,同时又能将阅读经验运用到理论中。经验与理论二者都熨帖着个人的情感体验,真正将文学还原到情感和审美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文本本身就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佳作,语言鲜活*动,机智幽默,通篇没有一句生硬板滞的学术语言,字里行间却散发看知性的灵光。这是严肃的学术标准也是学术价值的休现,而不是流于范式的新颖与内容的噱头新奇。正如作者在其《序》中所说:“在对宏观理论有了普遍性的、规律性的把握以后,进行广泛的、大量的个案分析。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发展理论。办法比较艰苦,但它的基础比较雄厚。其可靠性和可行性都比较可观。”此书的普及推广不在于仅仅作为一种个人学术存在和理论建 树,恰恰是它存在的时代价值。这本书的诞生是对当下以工具理性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是一种彻底的颠覆,就如当年的读木热一样,激发了相当一批人投入到此项的事业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