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ID:23358332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_第1页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_第2页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_第3页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_第4页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摘要]创新素质是人才结构中的重要因素,而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要了解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如何能培养创新人才并使之更好地为社会和持续性发展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培养  [作者简介]陈洪波(1975-),男,四川西充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李波(1974-),男,河南镇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

2、政治教育。(陕西西安71007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课题“体育锻炼介入改善大学生心理困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505129901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88-02  “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国外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德伯拉?爱弥顿的“知识创新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创造

3、性思维之父爱德华特别强调“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才有可能实施,创新成果才有可能实现。2006年7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以“创新与服务”为主题,高校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

4、大量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一、创新研究及其发展  有关创新,国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的“创造力”或“创造性”(creativity)研究最多。最早研究它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在他1869年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一书中对“创造力”进行研究,他研究了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之后,1908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以及1930年心理学家华莱士的《思维的艺术》两本著作分析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的过程。20世纪40年代,美国

5、心理学家克劳福德、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对“创造力”进行了分析。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繁荣阶段:以吉尔福特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对“创造力”给予足够重视,认为创造力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十分重要。70年代后,创新的研究更加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重视,并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国家的教育议程高度上来。  我国较早关注创造性的是陶行知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陶行知就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8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念,那时他对创造性的理解

6、还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到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国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21世纪的研究比较关注创新人格。  二、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核心因素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7、.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求新、求异,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突破传统观念及定式思维,打破常规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与新思路解决问题;具有善于综合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并取得新成果的能力。  2.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许多研究者将创新意识作为评估个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Edward)认为“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认为创

8、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勒(Heller)将测量创造性态度作为评估儿童创造性水平的有效工具。Schaefer研发了一套创造力态度测量(CreativityAttitude8Survey)工具,我国学者周林对此量表做了标准化修订。巴塞德(Basaduer)与华德福(Hausdorf)设计了一系列创造性态度量表来测量商业领域内个体的观念偏好、产生新思想的途径以及评价手段优劣等。另外,我国许多学者采用思辨的方法对创新意识进行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